地图上无意间发现唐顺陵旁是北周孝陵,这是前些年咸阳原骑游跑陵时漏看的,周末预告有雨,骑市政自行车前往。顺道浏览了西汉赵王如意陵、鲁元公主陵、唐顺陵、阴阳冢、汉惠帝安陵等古迹,去时闲逛了渭河湿地公园,返回时在唐顺陵附件看了一阵飞机,淋了一场雨,骑了65公里。
北周孝陵,北周武帝宇文邕的陵寝,是陕西抢救发掘的第一座帝陵。
千百年来无人知北周孝陵的具体位置,考古专家也找不到,因为按宇文邕临终遗诏,墓地按古礼不封不树,没有坟头,但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却被盗墓贼找到了。
骑到目的地才得知虽然北周孝陵是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目前处于唐顺陵东边的一座现代墓园里。密密麻麻的现代墓碑包围了一片一半是松柏林一半是杂草丛的区域,旁边树立一块文物保护碑。能和皇帝一个园子,墓地大概不愁卖,宇文邕也没想到一千四百年后又招募了这么多侍从。
宇文邕有雄才大略,设计除掉权臣宇文护后亲政。亲政后厉行改革,富国强兵,“求兵于僧侣之间,取地于塔庙之下”,是历史上“三武一宗”灭佛的皇帝之一。由此北周国力很快强盛,进而灭掉北齐,统一北方。向南征讨陈国尽取淮南江北之地。可惜伐突厥时,积劳成疾英年早逝,年仅36岁,他在极短的时间里为之后的隋朝大一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咸阳原鸭沟村有座神秘的古墓,人称阴阳冢,传说是唐代阴阳先生袁天罡的坟墓,官方考古没有定论。土冢很大,杂草丛中找到了一块有些年头的文物保护碑,刻着“阴阳冢”三字表明这是风水大师的墓地,附近没有近些年通常所见的黑色或类似汉白玉的文物保护碑。
新旧唐书都有袁天罡的传记,民间有关他的传奇故事就更多,最出名的就是那个给唐太宗定墓穴,袁天罡在他定的位置下埋了一枚铜钱,另一位风水大师李淳风也给太宗定墓穴,在他定的位置上扎了一根银钗,太宗让人验证发现李淳凤的银钗正好扎进袁天罡的钱眼里。
村民说袁天罡是李淳风的师傅,这处墓地也是两人同时看上的,谁先死就埋在这儿。于是先死的袁天罡埋在了咸阳原上,后死的李淳风埋在了少陵原上,天气晴朗的日子,咸阳原上的袁天罡可以看到少陵原上的徒弟李淳风。其实少陵原上淳风观的道士并不认为李淳风是袁天罡的徒弟,认为他们是同时代的大师。想想也正常,如果淳风观的道士认可了他俩的师徒关系,那淳风观的祖师爷就不是李淳风,而是袁天罡了。通常认为他俩合作编写了《推背图》,精确预测了从武则天称帝到清朝灭亡一千多年的历史大事件。
出来骑游经常会遇到一些巧合的事,在与鸭沟村的乡党闲聊中,一位妇女说她娘家村里二、三十年前有人进古墓里看到一块石碑光光地,就背回家给娃当饭桌,结果被公安抓进去关了几年。我问她娘家是哪里的?她说是陈马村,那不就是刚看的北周武帝宇文邕的孝陵吗?这位妇女并不知道那个古墓的名称,只知道在村子南边不远处。官方资料显示1993年孝陵被盗墓贼发现,1994年有村民进已被盗过的墓中偷了墓志铭石碑,后来迫于压力上交,专家鉴定是“武德皇后墓志铭”碑,由此确定北周孝陵,并进行了抢救性发掘。
咸阳原远眺少陵原,今天看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