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头条|一次邂逅 六年坚守  支教老师用音乐点亮乡村孩子的梦想
一次邂逅 六年坚守 支教老师用音乐点亮乡村孩子的梦想
西安晚报

在朱超敬的课堂上,音乐和快乐感染着每一位孩子。

课上,朱超敬给孩子们弹唱歌曲。

4月14日,周一,对西安市周至县上三清小学的孩子们来说,这是每周最期待的日子之一。

尽管音乐课安排在下午,但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进校园,孩子们已经开始期盼那个熟悉的身影——义务教音乐的支教老师朱超敬。为了这个学校的孩子们,朱超敬已无怨无悔地奔波了六年。

一堂“临时课” 她和乡村小学结缘

时间回溯到2019年,那是朱超敬与上三清小学缘分的开端。当时,学校的音乐老师梁彦鹏购置了一架电子琴,可在调试过程中遇到了难题,多方打听后,梁彦鹏辗转联系到在西咸新区一培训学校小有名气的音乐老师朱超敬。

听到梁彦鹏的诉求后,朱超敬没有丝毫犹豫,立即爽快地答应帮忙。交谈中,得知梁彦鹏年龄大,加之当天下着大雨,朱超敬拒绝了对方奔波数十公里赶往西咸新区的打算,同时表示,她的家也在周至县,过几天会专程上门帮忙调试。

几天后,朱超敬如约而至。“看到朱超敬赶来学校,当时我非常感动,没想到这么个小事,她还专程跑过来。”梁彦鹏说。当天电子琴调试完毕时,恰好赶上梁彦鹏上音乐课,朱超敬回忆:“当时看着教室里孩子们那一张张纯真可爱的脸庞,我心中一动,向梁老师提出给孩子们上一堂课的请求。”

临时起意的一堂音乐课,仿佛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朱超敬凭借着扎实的专业功底和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让整个教室充满了欢声笑语。孩子们完全被吸引住了,眼睛一刻也没离开朱超敬。

课程结束后,孩子们一下子围了过来,眼中闪烁着渴望的光芒,七嘴八舌地问道:“老师,你能不能当我们的音乐老师呀?”“老师,你下次什么时候还来给我们上课呢?”朱超敬看着这些可爱的孩子,心中很是触动,许下承诺:“我可能没办法成为你们正式的音乐老师,但只要有时间,我一定会回来看你们。”

双向奔赴  义务支教路一走就是六年

“回家后,孩子们上课时那专注又兴奋的模样一直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朱超敬不禁想起她的小时候,为了学习音乐,家里卖掉三头猪凑钱买了一架电子琴,她每周都带着那架珍贵的电子琴,辗转一个多小时去琴行上课。尽管路途艰难,但她对音乐的热爱从未减退。上课时,上三清小学里那些乡村孩子对音乐的渴望,和曾经的她是如此相似。于是,朱超敬和家人商量,决定定期去给孩子们义务上课。

2019年春,在征得学校同意后,朱超敬正式开启了义务支教之路,这条路,一走就是六年。为了让孩子们接触到更丰富多样的音乐形式,朱超敬可谓煞费苦心。她不仅精心教孩子们识谱、唱歌,还自掏腰包,花费数万元,为学校购置了非洲鼓、钢琴、口风琴等多种乐器,让孩子们有了专业的音乐教室。在课堂上,她还根据孩子们不同的兴趣爱好分类授课,让孩子们亲身感受每一种乐器的独特魅力。

2024年10月,朱超敬因病住院,整整两周没能去学校上课。当她身体稍有好转,再次踏入校园时,许多孩子激动得眼眶泛红。孩子们那发自内心的喜悦和深深的依赖,让朱超敬更加坚定了自己支教的决心。她说:“孩子们其实特别细心,在我付出爱的同时,他们也给予了我数倍的爱。这种双向奔赴的情感,让我觉得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农村学校的条件有限,在朱老师来之前,孩子们连这些乐器见都没见过,更别说学习演奏了。”上三清小学校长王金锋感慨地说,朱超敬的到来,给孩子们带来了新的希望,极大地满足了他们在音乐方面的发展需求,更丰富了孩子们的学习生活。

音乐筑梦  一段彼此成就的奇缘

“六年前,我刚上一年级,比较内向,很少与同学交流,但遇到温柔可亲的朱老师后,我不仅感受到音乐的魅力,也渐渐喜欢上与人交流。”六年级的张婧喆说,现在她不仅有了长大后当老师的愿望,性格也变得活泼开朗,和谁都能找到话题聊上几句。

六年相处,朱超敬不仅是孩子们喜欢的音乐老师,也是贴心的大朋友。只要孩子们在学习文化课和音乐中有所进步,她总会带上满满一袋糖果分给大家,久而久之,孩子们都亲切地称她为“糖果老师”。孩子们有了烦恼,第一时间就会想到找“糖果老师”倾诉,而朱超敬也总是耐心地倾听,想尽办法为他们排忧解难。

在朱超敬和学校老师悉心教导下,许多孩子都发生了令人惊喜的变化。在音乐和知识的滋养中,孩子们逐渐变得自信、开朗,甚至都有了人生的“小目标”。

朱超敬欣慰地说:“我亲眼见证了音乐对孩子们产生的积极影响,它不仅培养了孩子们的兴趣爱好,更改变了他们的性格,让他们变得更加阳光、自信。”

除了日常的教学工作,朱超敬还积极与学校配合,为孩子们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每次“六一儿童节”演出,她还会和不少多才多艺的同事一起,帮助孩子们在舞台上展示最好的自己。这些演出是孩子们难得站在众人面前展示自己的机会,通过这些演出,孩子们提升了自我认知,自信心也得到了极大增强。

如今,每周一次的音乐课,已经成为朱超敬和孩子们之间最美好的约定,是一次双向奔赴的温暖旅程。朱超敬每次开车刚到学校,孩子们就会欢呼着从教室里飞奔出来,大声喊着:“‘糖果老师’你终于来了,我们好想你呀!”孩子们真诚的话语和热切的期盼,让朱超敬觉得一路上的辛苦都瞬间消散。

过去六年的每个周一,朱超敬都会毅然踏上前往上三清小学的支教之路。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无论是烈日炎炎的盛夏,还是寒风凛冽的冬日,她总会如约而至。朱超敬笑着说:“不是我有多么伟大,是孩子们给我带来了无尽的快乐和满足,我们是在互相成就。”

六年的支教时光,朱超敬用音乐为乡村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通往美好世界的窗户。她的坚守与付出,不仅点亮了孩子们的音乐梦想,也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加充实、更有意义。朱超敬说:“在这条充满爱与希望的支教路上,只要这所乡村学校需要,我还将继续坚定地走下去。”

文/记者 王涛 图/记者 翟小雪


相关新闻
华商网
西安高新区吉羊保长社火非物质文化遗产研讨会举办
华商生活
Nike ∞ 摩登天空MVM 联合呈现 一场红色的异能暗涌
华商教育
共绘职教发展新蓝图 西安市职成教协会2025年上半年常务理事会召开
评论
打开华商头条APP,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