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头条|陕西省搭建“合力抗疫对接平台” 千余家社会组织合力抗疫
陕西省搭建“合力抗疫对接平台” 千余家社会组织合力抗疫
华商报

  2021年岁末,新冠疫情让西安这座古城按下暂停键,但是,忙于疫情救助的民政部门工作人员、社会组织却更加忙碌了。12月22日,在省民政厅指导下,社会组织管理局联合陕西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组织多家社会组织联合发起“合力抗疫陕西社会组织联合行动”,组织社会组织通过网络协作的形式搭建“合力抗疫对接平台”,凝聚起了抗击疫情强大合力。

  民政部门搭建“合力抗疫供需对接平台”

  12月29日,陕西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指导陕西社会组织服务中心联合紧急开发并推出的生活困难保障和防疫物资与需求的“供需对接平台”,平台精准对接外来务工人员等特殊群体基本生活困难需求,广泛动员社会组织和爱心企业提供资源信息,通过供需对接平台快速匹配,建立快速、高效、精准的资源和需求对接的渠道,提升服务效率,解决一线防疫物资、人员短缺与社会力量之间存在的对接难问题,促进防疫物资和人员的资源合理配置。

  “合力抗疫供需对接平台”是“合力抗疫陕西社会组织联合行动”的具体抓手和实施途径。平台的流程步骤为:第一步求助者提交信息,第二步信息核对组打电话确认需求 第三步根据需求信息分类回应(消杀、心理支持、物资配送)。针对个体求助者,安排了具有多年心理咨询经验的杨彦玉会长(陕西省健康管理行业促进会)负责电话跟进提供政策咨询、心理疏导并进行快速评估、发布需要紧急救援名单、分配志愿者实地救援;第三步根据完成情况后台完成匹配。期间凡是需要跨市、省市县(区)三级配合、省市两级社会组织协调、疑难个案处理的均由省社会组织管理局副局长赵斐负责牵头和协调。

  案例:

  求援榆林 救助城中村受困务工人员

  供需平台回应最多的,是西安的西八里村和徐家庄这两个城中村的租住的外来务工人员和农民工。

  西八里村和徐家庄租住着大量外来务工人员,鉴于受困人数较多、所需物资量较大,对接平台接收捐赠的库存无力满足。平台立即将情况向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副局长赵斐汇报。在综合考虑下,赵斐立即与榆林市民政局慈善社工科杨美娥科长进行求援,请榆林市民政局伸出援手予以协助。杨科长没有任何的犹豫,立即答应下来。

  在榆林市民政局和市慈善协会的号召下,榆林市社会组织、爱心企业、爱心人士积极响应,短短几个小时,便紧急筹措了30吨的米面油、蔬菜、便利食品等生活物资,当天就行发车,风驰电掣的运往西安。在雁塔区民政局社会组织科杨林的主动协调下,安全送到了西八里村和徐家庄这两个城中村,发放到了受困务工人员的手上。

 

  “合力抗疫供需对接平台”赢得1000余家社会组织主动参与

  华商报记者从省民政厅获悉,连日来,“合力抗疫供需对接平台”得到了省市区三级社会组织的积极响应,各级各类社会组织自愿参加,通过捐款捐物、提供专业服务、组织志愿活动等形式有力有序投入疫情防控,持续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歼灭战。

  平台主要是发挥协作和资源的对接,志愿和服务的对接,信息和需求的对接。为达到合力抗疫的效果,高效对接行动工作,“合力抗疫陕西社会组织联合行动”下设信息整合、社区对接、志愿服务、防疫消杀、心理支持、资源筹集、传播宣传、协调保障等八个功能小组,由省内社会组织和爱心志愿者根据单位工作专业优势自愿报名参加,每个小组以功能为单位,设立1-2个牵头单位,组织组员合力开展小组工作。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全省已有1000余家社会组织为西安、咸阳、延安、渭南等地1000余个城乡接合社区、城中村、高校捐赠一次性医用口罩、N95口罩、防护服、暖宝宝等防疫物资234余万件(个、箱、瓶),方便面、矿泉水等生活物资价值1065多万元,防疫消杀近百万平方米,组织1万余名志愿者正在线上线下开展心理疏导、防疫消杀、核酸检测、秩序维护等志愿服务。

  平台实实在在解决了受困群众的难题

  据了解,“合力抗疫供需对接平台”通过“求助者提交信息,志愿者进行电话核对确认需求,社会组织根据专业特长进行分类回应”的模式,充分发挥“覆盖范围广泛,对接方式便捷,服务对象精准,需求匹配迅速,回应方式多样”的特点。

  据统计,截至1月11日16时,供需平台累计收集需求信息 922项,电话核实跟进918项,资源匹配882项。向500余名生活困难的外来务工人员捐赠了方便面、矿泉水等生活物资给予临时帮扶。平台发布后,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实实在在为受困的困难群众和外来务工人员解决了基本的温饱问题。

  华商报记者 毛蜜娜

相关新闻
华商报
民政部:今年着重推进低保政策扩围 推进完善老龄工作体制机制
评论
打开华商头条,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