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头条|灞河探源行:“第二敦煌”水陆庵
灞河探源行:“第二敦煌”水陆庵
华商论坛·游山玩水
文章来源于作者:学兵黑雾

          灞河源出蓝田灞源,沿途和清峪、流域、同峪、倒沟峪在玉山镇汇流。

       两天探源行,已是二月一号。分别从灞源青坪村黑龙潭,再辗转流域、玉山,到公王岭,去许庙清河。实地考察,航拍手记,从直观和文字中整理,为归来文案做好相应的准备。

      夜宿蓝田县城向阳路中段华庭酒店,清早起来,沿街去绿之圣综合市场用早餐。

        疫情三年,被封控困扰的人们,迎来第一个放开的节日。沉浸在年味的县城,街道行人不多,被闭合栅栏护卫的城关中学,悬在校门那条横幅,“欢度春节”恰似墨迹未干。

       趁用餐机会,大家商量确定下一目的地。先是考虑去普化镇王顺山,天气预报有雨雪。为避免途遇冰雪路滑,改去临近王顺山的水陆庵,探查环绕悟真寺而过的清河淤积的三角洲。

       确定方向,用完餐沿312国道,直奔蓝田城东十公里外普化镇。

       水陆庵地处河湾口村,三面环水,一面高坡,寺院建在王顺山下一个三角洲。因时常傍依河岸做超度水路道场,得名“水陆庵”,倒也实至名归。

        作为六朝古刹,史载水陆庵唐时与上、下悟真寺组成一个佛寺群。后因战乱水毁等变故,由五代至宋、元、明、清数次重修,逐渐形成规模。

       庙堂三面被清河环流,受局限所致,庙院呈四合院模式,沿三角洲铺开。

       庙院山门挑檐下,正中悬一长方黑色匾额,上书“水陆庵”三字,得之于当代书法大家赵朴初赐墨留芳。

       由山门入水陆庵正门,前院五间山门(如今为管理人员宿住居室)。甬道两边蟠龙槐古柏躬立,下垂枝条悬几串葫芦灯笼,管理人员正在整理祈福红腰带,引来好奇游客围观。

       顺甬道前行,庭院正中围栏圈一方水池,池中心凸出莲花台座,立一尊著一袭白衣观音菩萨。

       细看之下,这尊观音眉目却是男儿面相。难怪民间有传言;水陆庵观音供的是男菩萨。

       其实据史料记载,唐之前佛教由印度传入中土,观音本就是男像。后武则天坐上皇位,自称由米勒转生,对后来观音改变形象影响很大。观音双手持净瓶,目光前视,瓶口插一束红莲。

      托起菩萨莲台被水池环绕,池间左右分开吞金兽,具都仰头张开大口。

        眼见池间冰面水下洒满纸币硬币,吞金兽口中却寥寥无几。看池间散落币值最大不过十元,其中硬币居多。想必是人们为了祈福添财,口中念叨祈福发财,然后抛出钱币,去堵那吞金兽的大嘴。

      拜过观音菩萨,踱步前行,路边院侧立一座碑房;房基碑座石龟附身驼碑,房楣凸显雕花砖刻,碑中刻一行“唐故大福和尚碑”隶书字样。

       大福和尚碑出唐代宗宝二年刻存,原立于厚镇东咀村空寂寺内,于宋代出土面世。后1956年修建碑房保护,因故置碑房倒塌,1989年12月迁址水陆庵。

       龟座螭(chi)首(传说没有角的龙,古代建筑或工艺品常用它的形状做装饰)石碑,通高4.65米,厚0.40米,碑身净高2.4米。

       圭形碑额内篆刻“大唐空寂寺故大福和尚之碑”十二字。碑身正面刻文21行,通文共1228字,用以记载大福和尚生平事迹云云。

     水陆庵大殿屋檐高挑,红漆立柱撑起殿堂前庭,雕梁画拱。屋脊檐兽或立或伏,滴水瓦沿凸凹相扣,经历千年雨津、雪融、风蚀不漏!

      大殿屋檐居中悬一长方匾额,上书”水陆庵”三字,和庙院山门题字同为赵朴初手迹。

      殿前左右蹲守两只石兽,四目瞅准殿前行道。

      悬于大殿旁钟架铜铸铭文大钟,钟身正面铭刻“高登禄位,福寿绵长”八个大字,挨排顺位铭刻“阿弥陀经”文。作为祭祀大法器,随鸣钟播撒福音之时,弘扬四方,广播我佛法力无边。

      大殿因故维修而殿门紧闭,挨近殿后的“弥勒佛殿”,门楣左右楹联,道出佛家籤语;“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天下可笑之人”。短短二十字,劝诫世人多要宽心展眉,切莫做些让人耻笑的蠢事。

      弥勒笑佛端坐佛堂,左右护法天神飞扬跋扈,凶神恶煞各展神威,警示世间小人不得作恶。

      出弥勒笑佛殿,入后院,见几棵古柏展身舒臂,居中竖一尊铸铁香炉。

        香炉呈六角亭状梯次叠高,顶尖以葫芦状由大而小向天而立。

       和铸铁香炉擦身而过,缓步走进“诸圣水陆殿”大门。

      入“诸圣水陆殿”,迎面正中塑释迦牟尼佛,药师孙思邈佛、阿弥陀佛均端坐须弥高座之上。

       释迦牟尼佛左右侍立迹叶、阿难。药师、阿弥陀佛两侧各有协侍恭立。

       金碧辉煌的释迦牟尼佛背光塑有四佛、八大金刚、八部护法等。

       阿弥陀佛背光塑西方三圣、弥陀佛为尊,左为观音菩萨,右为大势至菩萨。

      药师佛背光三圣除药师佛外,左右各分日、月二菩萨。

       水陆庵诸圣大殿彩色泥塑诸佛,相传出自唐著名雕塑家杨惠之手。其中南北墙泥塑以连环画模式,演绎佛祖释迦牟尼一生传奇,生动逼真。

       大殿墙体塑有园林瀑布,山水桥梁,亭台楼阁、殿宇宝塔环环相扣。其中诸神菩萨、二十四诸天、五百罗汉过海,千人听经图,拢共镶满三千七百多尊人物。

        在三千多佛像间,穿插铺垫建筑鸟兽动物,件件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充分展示了古唐匠人丰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雕塑绘画彩饰艺术。

      水陆庵作为六朝古刹,以众多罕见精巧彩塑驰名,泥塑佛像各集神韵、动感,粗矿。兼容文静,喜怒哀乐跃然,由此人送“中国第二敦煌”盛名!

    走出诸圣水陆大殿,后院砖砌围墙圈护,墙外河道宽阔,墙里林间留下许多散乱滩石。想必是早期遭遇洪水泛流,水退丢下一片凌乱,却被庙间巧妙利用,作为一道景观供人歇脚观赏。

       小径右手一块劈开麻石板上书几行字体,说的是游关中名庵,独坐庵后乱石,如屋苍柏森然......。如是这般,落款贾平凹,到此一游的感慨。

      傍依平凹题字石碑,乱石间辟出的小径,通往柏树荫下六角小亭。

        小亭左右两块滩石派上了用场,;右手一块写上“灵境”,涂红以示法雨普施,信众均沾。左手一块刻上“涤尘”,涂以墨绿,按风水民俗,却隐含“招财”寓意在内。

       想必在辟路建亭时日,许是庙里有高僧点拨,由此佈撒浩荡佛恩,惠及四方信众,彰显我佛慈悲。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领略“诸圣水陆殿”佛雕造诣,一路走出水陆庵,意欲到正对“下悟真寺”再探究竟。

       下悟真寺山门前竖一座“千年古刹”石碑,和碑刻并列,一块宣传牌揭示悟真寺史实。

       根据标牌文字叙述,得知悟真寺可追溯至西晋以前;隋开皇14年,高僧净业奉诏兴建,正式命名“悟真寺”。隋唐时代,善导大师正是在悟真寺开创了净土宗,所以这里即是闻名中外的净土宗祖庭。

      入门大殿云台弥勒笑佛坐卧,背光流云托起莲花,飞天女神舞姿曼妙,尽显极乐净土玄妙。

      两厢四大天王分列,手持各样法器护法,尽显天将神威。

       拜过弥勒笑佛,缓步入院,路径两侧古柏排列,殿前铸铁香炉烟火浮渺,大雄宝殿门庭洞开。

        躬身入殿,云台高座观音菩萨,背光祥云缭绕,左手小龙女手持净瓶,右手红孩儿双手合十,两厢帝释身、梵王身众神护卫躬立。

        观音台前一袭闪耀金光经幡“南无阿弥陀佛”,教人顿生向佛诚心。

        大雄宝殿边厢,照壁蓝砖间嵌偌大方栏,栏内分别书有“净土宗宗旨”“净土宗特色”,彰显“净土宗祖庭”“专称弥陀佛名,广度十方众生”博大胸怀。

     韦陀菩萨双手合十,托起一杵降魔法器,立足殿前护法,气宇轩昂,不怒自威。

      “地藏王”菩萨殿,供奉地藏王、黑、白无常诸神,统管地狱诸界

        台前地藏王慈眉善目,背光黯淡,蓝焰升腾,隐含地狱火等多种刑律。意在教人多做善事,切莫触犯刑律,否则罪不容赦!

        下院西寺大雄宝殿供奉一尊大唐风格卧佛,斜依卧佛身长18米,仪态端详,双耳垂肩,慈眉善目。

      卧佛两面边厢多塑浮云群塔,亭台山林,色泽鲜艳,精巧细致。

      卧佛台前供奉三尊坐佛,兼有两厢群塑,演绎佛教精变传说,让人回味悠长。

       大雄宝殿外边厢,壁间嵌净土宗先师“善导大师”悟法经文。其中《十往生经》最为经典。

       “善导大师”一生修佛,开宗立教,弘扬佛法。

       与“善导大师”相关诸多寺院,自入住悟真寺后,在寺内亲证三昧,潜心修习《观经》,大弘法化,全国净土教之中心也从并州挪至长安。

         与悟真寺一正相连,没有善导大师,悟真寺就不成其悟真寺。没有悟真寺,既没有善导大师,也没有纯正土法门净土宗祖庭。

        悟真寺不仅净土宗祖庭驰名中外,其文化底蕴也十分深远浓厚。唐宋佛教盛行阶段,著名诗人以白居易、王维为首,张九龄、孟郊、王安石等均到此留墨传世。

        探源行一路为水而来,不经意间涉足古猿遗址,庙堂寺院,却都在源水间回旋往复。正所谓温故历史而知新,方得奥秘之所在。

        路,还要继续走,源流不止,行路不歇,精彩继续!

相关新闻
华商网
“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共享稿库”正式启动
评论
打开华商头条,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