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头条|7条建议背后的故事
7条建议背后的故事
扶贫新闻
文章来源:陕西日报

  “我们村集体流转了600亩果树幼园,用于发展苹果产业;新建25座蔬菜大棚,种植反季节水果;成立梁家河乡村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发展旅游业……”6月16日,全国人大代表巩保雄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结合梁家河村近年来的发展实际,巩保雄深知农民最关心的是增收致富。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他提出的“加强农民技能培训”“支持农产品深加工”两条建议,被采纳并写入“拓展农民就业增收渠道”部分。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陕西代表团代表结合身边事,汇成履职言,多条意见建议在修改后的政府工作报告、计划报告、预算报告、民法典等中得以体现,高质量履职尽责,彰显了全国两会中的陕西担当。

  做大做强产业促乡村振兴

  “随着农业产业化不断发展,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农产品深加工已经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也可以有效促进乡村振兴。”巩保雄说。

  “家家有产业,村村有园区,四季有活干,致富有保证。”在全国人大代表雷温芳看来,实现这样的乡村振兴新图景需要大力发展产业。

  在发展大棚樱桃、黄花菜等产业过程中,雷温芳深知农村道路等基础设施的重要性。“在调研中,我发现一些农村路存在宽度不够、管护不到位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副产品销售、农资下乡和农业生产。”于是,在审议预算报告时,雷温芳提出“加快推动实施‘四好农村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后被采纳。

  雷温芳认为,要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把农村路从脱贫路、致富路变成振兴路,基础设施建设是关键和前提。建好农村路,完善基础设施,让农民脱贫致富的思路更广、眼界更宽、门路更多,农产品就能拉得出去、卖得上价、打得响品牌。

  信息化建设为教育赋能

  5月4日,吃过早饭,周妍拿出笔记本电脑,熟练地打开网页,进入教学直播间,开始了一天的网课学习。

  周妍是西安市未央区长乐第二小学四年级学生,过去两个多月时间里,上网课成了她和同学们的主要学习方式。“虽然去不了学校,但平时看老师们录的网课,孩子的学习一点也没耽误。”周妍母亲告诉记者,5月20日,复课后的第一次模拟考试,周妍的两科成绩都接近满分。

  “疫情防控期间,我注意到身边很多学生在利用互联网、电视、移动终端等开展自主学习,老师们也会在线辅导答疑,保证了停课不停学的教学质量。”在全国人大代表沈泉看来,全国范围内开展学生在线学习,表明近年来国家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卓有成效。

  带着所见所想,沈泉参加了全国两会。5月22日,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沈泉提出在“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部分增加“推进教育信息化”内容。

  在修改后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沈泉的建议被采纳。“教育信息化能够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有助于进一步阻断贫穷的代际传递过程,助力脱贫攻坚。”沈泉说。

  “互联网+医疗”为健康护航

  “疫情防控期间,我院开通由近百名专家参与的线上问诊服务,让群众足不出户便能复诊购药,极大满足了他们的日常就诊需求,同时减少了线下就诊交叉感染风险。其次,互联网医疗打破了医疗资源地域限制。远程会诊新冠肺炎重症患者,为及时精准救治患者提供了强大的团队技术支撑,实现了优质医疗资源共享。”全国人大代表宋张骏告诉记者。

  看到特殊时期“互联网+医疗”的“亮眼表现”,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宋张骏提出“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的建议。这一建议在修改后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得到体现。

  宋张骏表示,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互联网+医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关键是要加快医疗信息化建设,建立全国医疗保障信息系统,实现大数据基础上的全国医疗保障信息互联互通;同时在改造提升远程医疗网络、5G医疗等方面加快制度突破和政策制定,夯实“互联网+医疗健康”的基础设施建设。

  “接下来,我希望国家能够从立法、科研资金投入、政策支持、医保线上支付等方面加快推动互联网医院建设进程,让更多群众享受到便捷高效的互联网诊疗技术成果,助推分级诊疗和健康扶贫。”宋张骏说。

  用心用情服务为养老助力

  “根据您的意见,我们已将预算报告中‘支持加强面向社区的养老服务和设施建设,持续推动医养结合’修改为‘加强面向社区的养老服务供给和设施建设,持续推动医养结合,支持养老事业发展。’”5月26日,全国人大代表徐立平和崔荣华收到了财政部发来的感谢函,感谢他们为预算报告修改提出的建议。

  徐立平认为,支持养老事业发展应该加快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建设。“通过走访调研,我看到孤寡、失独、空巢等特殊老人的养老需求十分迫切。对于这部分特殊老人,应该建立面向社区的小型养老院。此外,各社区应配备专业人员,为居家养老的老人提供定期体检、上门巡诊、家庭病床、社区护理、健康管理、医疗保健、休闲娱乐等基本服务。”

  “让老人更加有尊严地生活。”这是常年关注养老事业的崔荣华最大的心愿。“养老事业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参与和促进。”崔荣华说,养老发展好不好,关键要看老人笑不笑。要进一步完善农村地区的养老设施建设,促使养老资源均衡化发展。在建设乡村卫生室时,将养老康养设施建设纳入规划和配套范围。

  在养老服务中,“人”的因素很重要。能不能让老人高兴,还得看护理人员专不专业、业务过不过关。崔荣华建议,要进一步扩大专业护理员队伍的培养,通过政府统筹、财政支持、合理规划等方式,鼓励和支持护理员队伍的发展,引导他们持证上岗、规范服务,尽快形成多层次、多维度的康养服务人才建设体系。

fupin.png

相关新闻
华商网政在输入
高陵区: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绘就乡村振兴壮美画卷
华商住好
给长辈买房养老需要注意什么
上游新闻
“西北第一高塔”才盖2层就停工挂牌转让 曾是银川热捧在建地标
评论
打开华商头条,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