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两会”到来之际,人工智能促进教育变革成关注热点。作为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人工智能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变革的新质生产力。近日,西安科技大学组织全校学生在两校区三校园同时收看“两会科教新观察”AI主题系列直播。
DeepSeek作为前沿智能技术代表,拥有超强的数据处理、分析与预测能力。专家们围绕以DeepSeek为代表的AI技术,讲述了人工智能在数据获取、服务科研、赋能制造业科学研究发挥的显著效能,结合实际案例讲述了通用大模型推动科学研究、场景示范应用等方面的创新应用,企业通过训练获得多参数、多模态、复杂过程的智能化模型,实现AI精准控制和智能决策,为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技术支撑和智能动力。
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院采矿工程专业的张猛从直播中深刻感受到AI技术对于能源领域的革新潜力。“DeepSeek能够辅助开展数据分析、电网优化和需求预测等,尤其在可再生能源开发、储能系统管理等领域,AI技术有望突破传统瓶颈,助力碳中和目标实现。具身智能更适合应用在环境复杂等矿井环境中,采用机器人替代人掘进、采煤、运输、安防、救援等工作。”
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研究生张一如谈到:“面对海量的数据,我可以看到DeepSeek对于智能实时安全监测和预警的重要意义,有助于实现从被动防御到主动预防的转变。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电信工程专业的本科生李鑫瑞说,在智能开采中,大量的传感器需要进行数据采集和传输,这对通信的稳定性和实时性提出了更高的挑战。也许AI能够优化通信网络的资源分配和数据传输效率,实现智能决策和控制。所以,积极探索AI与通信技术的融合,将是未来研究和实践的重要方向。
这场以AI为主题的直播犹如一场知识的盛宴,为学生呈现了AI领域的多元景观,展现了AI算力惊人的成长速度。直播中,专家们从AI技术的前沿突破到其在教育、医疗、交通等领域的创新应用,全方位讲述了AI带来的改变,分析了未来的职业素养需求,深刻解读了青年科技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专家们的精彩讲解和生动案例,让学生们深刻感受到AI的无限潜力和魅力。
近日,各地步入“两会”时间,“人工智能(AI)”这个高频词成为代表、委员们的热议的话题之一。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正在重塑人才需求结构,对构建育人新范式有着深远影响,二者的深度融合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实验室已经将算法融入到电机多物理场设计优化、电力系统故障预测、新能源并网优化等工作中,把DeepSeek作为我的科研助理。”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研究生崔存龙说,“我们既要在实验室里锤炼出驾驭AI的‘硬功夫’,也要在专业知识中磨砺出把控AI‘软实力’。”
此次活动是学校响应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生动实践。学校将以此为契机,教育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前沿,了解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和未来科技,在洞察发展趋势中找准就业优势,在提升科学素养中激活创新引擎,推动跨学科融合与协同创新,培养具备AI素养和创新思维的复合型人才。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任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