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促进消费升级、提升辖区经济活力,着力打造优质营商环境,深度挖掘“文旅+商贸”协同发展的潜力,1月8日上午,“匠心非遗 嗨购年货——2025新城区民俗年货节”活动在西安市新城区长乐中路正式启动。
年货展销品类丰富
一站式采购点亮浓浓年味
1月8日上午10时,前来逛新城区民俗年货节的市民已经络绎不绝。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了解到,此次活动包含年货展销、非遗展演、文化展演等多个板块,活动将一直持续至1月底,为市民提供一站式采购的便利。
年货展销会的展品品类丰富,涉及食品、日用品、家居饰品、装饰品以及手工艺品等多个领域。商户杜先生的店铺就在西北轻工批发市场里面,每年年货节,他都会售卖春联、窗花等年货产品。今年,杜先生准备了许多与蛇有关的年货产品,蛇宝宝红包、“福”字、对联、灯笼等商品在杜先生的摊位一应俱全。杜先生表示,今年年货节的氛围非常好,与往年相比来线下选购的市民也更多了,“街道举办的年货节,不仅让我们的商品卖出去了,街道也有了热闹过年的氛围。”
据了解,本次活动以轻工市场、西北小商品等多个商贸资源为依托,联动14个社区,深度融合传统年俗与现代商业,在营造欢乐祥和节日氛围的同时,有力激发辖区消费活力,塑造良好营商环境,推动“文旅+”融合,提升商贸与传统文化传播力,为商圈经济注入新动力。
长乐中路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孙卓介绍,此次年货节主要有三大亮点,一是民俗文化浓。现场有写春联、剪纸、乌金拓、板胡制作等民俗活动,民间艺人展绝活儿,让大家沉浸式感受传统年味,把年俗文化鲜活地带到大众眼前。其次是市民购物便捷。“整合辖区商贸资源,不管是腊味、坚果,还是生活日用品、福字对联等装饰品,都一站式集齐,让市民购物轻松又舒心。第三便是助农有作为。携手对口帮扶岚皋县,将当地土蜂蜜、魔芋干等优质农产品推到台前,既丰富市民菜篮子,又为农民增收,给年货节添了份暖心担当。”孙卓说。
非遗文化展演络绎不绝
街道打造“文旅+商贸”融合模式
在非遗展演展区,记者看到多种不同的非遗产品展演。不仅有剪纸、钩花,更有制作艾香、核雕等技艺,让市民购物时可赏技艺、享年俗、品文化。
黄树立的核雕展位在年货节现场引起了众多市民的驻足欣赏。作为西安市新城区非遗核雕技艺传承人,黄树立从事雕刻行业至今已有 28 年,他十分擅长木雕与核雕创作,今年年货节,黄树立特意带来了手工雕刻的蛇挂件和其他核雕、木雕产品,他希望通过这次年货节,让更多的市民能够了解到核雕技艺,了解非遗文化。
此外,东尚、黄河等14个社区还在活动期间分时段开展的非遗剪纸、手写春联系列活动,也让居民感受到浓浓的年味。
据悉,长乐中路街道作为小商品集散区域,坐拥轻工市场、西北小商品、红华商贸城等19家市场,商贸根基坚实且产业优势显著。近年来,受益于中国-中亚峰会在西安成功举办的辐射效应,以及幸福路板块建设持续深入的积极推动,街道顺势而上,全力打造“文旅+商贸”融合模式,深挖文化底蕴并融入商业活动。
孙卓表示,下一步,街道将从以下三方面继续助力辖区经济提质增效:一是文旅融合长效推进。将年货节里受欢迎的民俗表演、传统手工艺展示等元素常态化,融入街区日常文旅活动,打造固定文化IP,吸引游客与本地居民反复打卡,用文化赋能商业,催生新的消费增长点。二是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回访参与年货节的大小商户,收集反馈意见,尤其是对小微商家,协调商场与金融机构,量身定制租金减免、低息贷款等帮扶计划,助力他们把年货节积攒的热度延续到日常经营,稳固街道商业的“基本盘”。三是商业布局动态优化。依据年货节人流、消费分布,对闲置店铺精准招商,引入潮流业态、网红门店,激发街区商业活力,打造层次丰富、体验感强的消费场景。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郭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