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头条|融合空间技术、AI大数据 西安构建完成城市考古“一张图”
融合空间技术、AI大数据 西安构建完成城市考古“一张图”
三秦都市报

  本报讯(记者 赵争耀)10月18日,记者从“发现长安——西安考古三十年”学术研讨会上获悉,西安构建完成城市考古“一张图”平台。该平台不仅实现了城市规划过程中的文物预警,有效避让了文物空间,而且实现了对考古资源的历史记录、发掘概况、遗迹单位、重点区域演变等多学科交叉研究。

  “地理系统改变了文物保护工作的被动模式,将考古与文物保护工作进行前置,纳入到国土空间规划中,并结合文物大数据的空间分析,实现了城市规划过程中的文物预警,有效避让了文物空间。”据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张翔宇介绍,传统意义上的考古学始终强调科技力量的建设。引入地理信息系统,以历年工作成果为基础,通过科学分析西安地区的文物考古工作现状,并借助GIS及大数据技术的强大空间数据管理和分析能力,以田野考古学、环境考古学等理论为支撑,利用全息考古空间信息采集技术、大数据技术和地理信息技术,构建完成了西安城市考古“一张图”平台,不仅制定了数字化标准,突破了关键技术,还开发了系列工具和软件,为“城市考古”的深入推进作出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据了解,文物考古“一张图”大数据平台是基于西安市统一空间定位参考基准,运用空间信息技术、数据中台、AI大数据技术等前沿技术,结合传统的历史学、考古学等方法,采用边采集、边处理、边入库的策略,主要对项目情况、勘探信息、考古发掘墓葬、遗址信息等内容进行数字化记录、测量、拍照、航拍和三维建模,实现各类文物考古信息资源的高度整合,便于入库、存档、管理和研究。


评论
打开华商头条,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