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西安交通大学在创新港西迁大道举办2024年“千家单位万名学子”秋季综合类双选会。本次双选会由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人社厅指导,是2024年秋校园招聘季以来全国高校规模最大的一场双选会。校党委书记卢建军会见重庆市、河南省、株洲市等引才代表团并陪同参观创新港数字展厅,校党委常委、校长助理单文华,重庆市副市长、党组成员江敦涛,河南省人社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海龙,株洲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剑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蒋湘晖等出席活动。
本次双选会共邀请参会单位1260家,来自北京、上海、广东、浙江、陕西、山东、四川等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涉及制造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医疗卫生行业等,中航工业集团、兵器工业集团、中核工业集团、中车集团、中建集团、360、华为、海尔、南开大学、天津大学、重庆市人民医院等用人单位共提供就业岗位9万余个。双选会吸引了世界各地高校共3万余名学生参加,包括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兰州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国内高校和新加坡国立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国(境)外名校。
西安交通大学近年来大力推动产教深度融合,以校园招聘为契机积极开展校地对接活动,为全国重点区域发展提供人才交流与合作平台。山东、四川、重庆、天津、河南、株洲、苏州、杭州、上海临港新片区等省、市、区组织辖区内企业组团参加本次双选会,进校引才。
卢建军陪同引才团来宾参观创新港数字展厅,他对代表团表示欢迎,对各地市长期以来给予西安交大的支持表示感谢。他表示,西安交大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依托西部科技创新港深入实施“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创新工程,不断强化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强高水平人才培养,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增加高质量科技供给,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打造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人才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根基,西安交大与各地市在人才培养上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础,希望各地市进一步推进校地企合作,深度参与学校的人才“引培用”全过程,让人才与岗位高质量匹配,为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交大力量。
代表团对西安交大的建设发展表示肯定。大家一致表示,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统筹推进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人才资源配置精准性的必由之路,西安交大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道路独具特色,推动就业创业工作提质增效。希望与西安交大深化合作,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强协同,促进“政、产、学、研、用”形成合力,为校地企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西安交通大学高度重视学生就业工作,将其看作是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战略意义的关键环节,积极服务党和国家人才需求,引导和支持毕业生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为提升学生求职就业竞争力,双选会现场设置了“求职加油站”,围绕五个“学生就业引领计划”设计,分别设置“行业菁英·简历诊断”、“全球治理·实习咨询”、“人民公仆·职业咨询”、“创新创业·项目咨询”、“拔尖学者·留学咨询”五个模块,以及政策解读、求职工具、求职妆容等三个功能区,现场来自西安市人社局就业服务中心、海军大连舰艇学院、西电集团、华为、腾讯、中兴、西门子、迈瑞等企事业单位的近30位校外导师、选调生校友及校内职业生涯咨询师为学生提供高质量 “一对一”的个性化指导,助力毕业生开展高质量求职,实现高质量就业。
就创中心主任郑旭红表示,本次双选会规模大、招聘单位层次高,为毕业生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她建议同学们应当牢牢把握机遇,坚定信心,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学校已于9月23日开通网签系统,截止目前已有619名学生完成了签约,签约单位有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特变电工集团、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等单位,签约重点单位的学生比例即超过80%。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西安交通大学以学生为中心,积极搭建人才供需对接平台,全面拓展多元市场就业渠道,夯实完善职业发展指导服务。自开学以来,学校已经为2025届毕业生举办了320场校园招聘会,邀请2600多家用人单位入校开展招才引智工作,为毕业生提供近26万余个就业岗位。10月26日,西安交通大学还将举办陕西省医药卫生类双选会,为毕业生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的就业保驾护航。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任婷 通讯员 杨媛 李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