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9月9日,A股市场全天震荡分化。截止收盘,沪指跌1.06%报2736.49点创阶段新低,深证成指跌0.83%报8063.27点,创业板指涨0.06%报1539.04点。
沪深两市成交总额5186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减少241亿元,显示市场交投热情有降温。其中,沪市成交2366亿元,比上一交易日增加80亿元,深市成交2820亿元。
从行业表现来看,多数行业出现下跌,能源、耐用消费品与服装、银行、保险、运输跌幅居前,分别跌2.52%、1.8%、1.79%、1.42%、1.26%。与之相对,国企改革概念股逆势爆发,哈焊华通、保变电气、长春一东、上海九百等近30股涨停。此外,医药股表现强势,其中民营医药概念股大涨,盈康生命、济民健康、国际医学、光正眼科等10余股涨停。
万联证券西安营业部投顾屈放表示,综合估值、成交量等各方面看A股已具备底部条件。尽管A股市场短期内仍面临挑战,但从长远看,多个板块已经显现投资价值。投资者可以结合自身风险偏好,在当前市场底部区域适度布局,为未来可能出现的反弹做好准备。同时,也要密切关注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动向,以及各行业基本面变化,并可关注ETF投资机会。未来一段时间需要警惕的是,部分妖股快速上涨后可能出现的股价波动。
中信建投证券一位分析师指出,叠加美联储降息及国内政策发力对企业估值和盈利预期改善,四季度基本面有望呈现向上趋势。建议投资者可考虑从三个方向布局:一是关注设备更新与消费品以旧换新带来的景气改善;二是布局中报具备韧性的内需强相关板块;三是关注预期见底且具备自身产业逻辑的成长方向估值修复机会。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