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头条|红专南路早市道路拥堵噪声扰民 专家:保留
红专南路早市道路拥堵噪声扰民 专家:保留"烟火气"同时规范管理
西安晚报

红专南路早市一角

  对于一座城市来说,早市是最具“烟火气”的地方,但早市在带来方便的同时,有时却成了“甜蜜的负担”。最近,有市民向“钟楼下·民生热线”栏目反映,雁塔区红专南路每天天不亮早市就开始了,占道经营造成的道路拥堵、噪声污染以及脏乱的环境让附近居民很闹心。

  记者探访:

  早高峰时道路拥堵不堪

  7月10日8时,记者来到现场走访,从红专南路与翠华路丁字路口向西不远处便是红专南路早市。正值早高峰时间,这里人声鼎沸,不到10米宽的马路道沿上下摆满了各种瓜果蔬菜、生鲜熟食摊位,大批市民在摊位前驻足流连。

  近两年,西安的早市在网络上火出了圈,红专南路早市也跟着流量火了起来。除了附近逛早市的中老年人,不少年轻游客也蜂拥而至,“打卡”各种早餐小吃。汽车鸣笛声,摊贩的喇叭声、叫卖声等此起彼伏。原本东西通行的双向两车道拥堵不堪,别说是汽车,就连电动车和行人想通行也不容易。

  9时,本应到了早市结束的时间,但早市上还是人来人往,摊贩们也没有要离开的意思。这时已经有保洁员打扫卫生了,记者也看到有身穿制服的工作人员提醒摊贩收拾东西。9时30分,才有一部分摊贩收拾东西离开,但早市的人气依旧很旺,大部分摊贩仍在叫卖。

  记者顺着红专南路从东向西走去,地面上随处可见烂菜叶、塑料袋、旧纸箱、塑料泡沫箱等垃圾,散发着难闻的气味。一些摊贩离开时会简单打扫一下,把垃圾装在大袋子里等着保洁员来收,但更多的摊贩都是把垃圾丢在原地后离开。

  直到9时50分,有的摊贩仍然没有离去。

  市民声音:

  早市给生活带来了方便也带来了困扰

  不少逛早市的市民都提着大袋小袋,满载而归。“我就喜欢来这儿买菜,早市的菜多新鲜啊,买完菜吃点早点再回家,身体也锻炼了,一早上收获满满。”住在翠华路附近的陈女士经常来逛红专南路早市,她认为,早市给市民生活带来了方便,隔几天逛一圈,一家人几天的菜都有了,而且价钱也比超市和农贸市场便宜。

  虽然早市带来了“烟火气”和方便,但是采访中有不少人表示,这份“烟火气”应该来自于有序的便民,而不是无序的扰民。

  “住在这儿真是太痛苦了,每天早上5点就被早市的喧闹声吵醒了,一直持续到快10点,夏天我们晚上睡觉都不敢开窗户。”住在红专南路生活小区的吴女士说,红专南路形成早市的这几年里,她向相关部门反映了多次,都没有结果。

  正在清理垃圾的保洁员李师傅告诉记者,他们有20多名保洁员负责打扫红专南路的卫生,每一小段6个人。每天早市一散去就会留下一地垃圾,大家都苦不堪言。“你看这些烂菜叶,很多都粘在地上,很难打扫,还有一些卖水产的摊贩乱倒脏水。为了尽快清理完早市的垃圾,已经有很多保洁员在同时打扫,但每天基本都要打扫到10点半以后。”李师傅无奈地说。

  “早市天天有,带给我们的影响太大了,环境脏乱不说,年轻人上班、学生上学只能提前出门,车也开不了。”附近居民宋先生说。

  采访中,不少市民认为早市是一把“双刃剑”,方便买菜、刺激经济的同时也带来占道经营、噪声扰民、出行难等问题。但这些并不是“不治之症”,只要有关部门下功夫管理,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管理部门:

  早市将交由城管部门管理

  根据西安市蔬菜早市设置的有关规定,蔬菜早市设置应当遵循便民利民的原则,不影响交通,不占压盲道,不影响城市容貌观瞻。但事实上部分早市的情况却不是这样。

  针对附近居民反映的早市扰民问题,小寨路街道办事处曾回复称,因红专南路附近多为老住宅小区,居民以老年人居多,出于居民的生活需求,结合居民意愿,街办经审批在此设置了早市便民摊点群,红专南路早市的成立初衷就是为了方便附近群众的日常生活。

  7月11日,记者采访了小寨路街道办事处相关管理部门一名工作人员,该工作人员表示,六七年前纬二街早市被取缔后,摊贩们开始在红专南路聚集,早市便逐渐形成了。街办考虑到群众的实际需求,已对红专南路早市进行申请并办理登记,是“合法早市”。早市面积为500平方米、摊位数量100家,经营时间为5:30至9:00,每天9时,街办都会安排工作人员对摊贩进行劝离,但实际上确实有撤离不及时的情况。“我们经常收到群众投诉早市扰民,考虑过要取消早市,让红专南路的惠民市场把一些早市摊贩吸收进去,但摊贩们考虑到费用和经营时间因素,很多摊贩不愿意。要是取消早市,也有很多群众投诉买菜不方便,我们街办确实很为难。”这名工作人员说,目前,街办正在进行机构改革,红专南路早市将交由区城管执法部门管理,届时将会出台相关政策加强对早市的管理。

  陕西省社会科学研究院哲学研究室主任王晓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早市要想发展下去,做到便民而不扰民,是对主管部门的考验。要在居民、游客、商户之间获取“最大公约数”,在保留“烟火气”的同时,进行规范管理,从环境卫生、交通疏导、食品安全、公平交易等方面加大管理力度。 文/ 图 记者 袁玥


相关新闻
华商网
拾翠路面施工留下沟槽至今未复原 施工部门:尽快恢复路面
华商报
找工作不用愁,莲湖好岗来帮忙——物业类
评论
打开华商头条,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