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新中国的摇篮。在这片红色热土上,党中央和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生活和战斗了13年,领导中国革命事业从低潮走向高潮、实现历史性转折,扭转了中国前途命运。
7月6日上午,“追梦中华·弘扬嘉庚精神启新篇”2024海外华文媒体陕西采访行走进延安王家坪革命旧址,共同追溯那段光辉岁月,感受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壮志豪情,并探寻中国侨联前身在这片土地上的辉煌足迹。
王家坪革命旧址,坐落于延安城西北,与延河隔岸相望,其历史地位不言而喻。自1961年起,它便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更被中宣部授予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的崇高荣誉。
“欢迎大家来到王家坪革命旧址参观,1937年8月到1947年3月。这里是中央军委和八路军总部所在地,中国人民革命军事斗争的指导中心和总后方。”王家坪革命旧址讲解员说,1947年2月10日,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人民解放军总部,因此这里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所在地。
一道道电波把作战命令从这里传向前方,一份份捷报把胜利的喜讯从这里传遍世界,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全面内战爆发后,中央军委在这里又指挥并领导军民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终因敌我力量悬殊,1947年3月19日,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同志和中共中央机关由此撤离延安,开始了艰苦的陕北转战。
在王家坪革命旧址记者看到,以沟为界分成两个大院,左为总参谋部院,右为总政治部院,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叶剑英、王稼祥曾在这里居住,当年设在这里的单位有军委秘书厅、总政治部、总参谋部、总后勤部等。
值得一提的是,在王家坪革命旧址南院,军委礼堂的北侧,一栋看似普通的平瓦房建筑,却承载着海外侨胞的爱国情怀与团结力量。1940年9月,300多名延安归国华侨在此成立了延安华侨救国联合会,这一创举不仅让广大侨胞有了自己的组织,更为后来的中国侨联奠定了基石。如今,这里已成为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陕西省统一战线教育基地,继续传承和弘扬着侨胞们的爱国奉献精神。
最小的指挥所,却领导百万雄师。作为延安革命旧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里,展示了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人民军队的发展壮大阶段的许多具有见证价值的历史文物。现如今,王家坪革命旧址已成为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课堂。在这里,游客能够直观感受到老一辈革命家当时生活和工作的情形,重温红色记忆。(记者 董旭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