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头条|走进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
走进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
华商教育
文章来源: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

  学院介绍

  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现有数学与应用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人工智能、电子信息工程、土木工程、工程造价、园林等9个四年制本科专业,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陕西省一流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是校级一流专业。目前在校本科生1440人。

  学院拥有省级课程思政示范团队1个、一流课程1门,校级精品课程8门、一流课程3门。获得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项、教学团队建设项目1项、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项目1项、教学成果奖1项、资源共享课程建设项目2项,校级教学团队建设项目5项。拥有人工智能(AI)等4个研究所,计算机数学类和机电土木类2个竞赛工作坊。近年来,教师承担各类课题95项,发表论文474篇,编写教材16部,获得省级以上奖励62项,软件著作权12项,国家专利15项。

  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教职工83人,其中二级教授3人、三级教授2人,教授13人,副教授及高级工程师15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16人,陕西省教学名师3人,专职辅导员8人。

  名师引领+首席科学家+卓越工程师

image.png

慕德俊

  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网络安全优秀教师”,教育部网络空间安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信息安全”教育部一流专业负责人,陕西省“网络空间安全”工程实验室主任,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特聘教授、首席科学家、副校长。在网络空间安全领域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战略高技术重点专项、国防基础研究、军委装备发展预研项目、军委科技创新项目、国家安全部基础研究、国家保密局保密科研、国家密码发展基金重点项目、深圳市科创委基础研究、航天院所合作等20多项。在芯片设计安全检测、密码安全评估方向研究水平国际先进,开发的检测平台填补了该领域的国内空白,研究成果2019年和2020年分别获得国家保密科技奖、国家党政机要密码科学技术奖 。发表论文26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5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6项。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省部级科技奖6项。

image.png

黄海生

  二级教授,硕士生导师,加拿大湖首大学访问学者。5G雷达陕西省秦创原“科学家+工程师”队伍首席科学家,教育厅5G雷达未来产业创新研究院负责人,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首席科学家、首席工程师。长期从事卫星导航、光通信、以太网、5G雷达等领域的系统和集成电路设计与研究工作。主持完成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国家自然基金等重点项目10多项。在国内首先攻克了STM-1去映射技术难题,首次把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北斗卫星导航技术成果集成到国产手机芯片中,解决了国产手机芯片中集成导航接收机芯片的技术难题。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发明专利10余项,集成电路布图3项。获得信息产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西安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以及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

image.png

马保国

  三级教授,硕士生导师,全国优秀教师,陕西省首届教学名师,陕西省教工委优秀共产党员,现任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主要从事基础数学教学与科学研究工作,发表论文60多篇,出版著作3部、教材6部,主持和参与各级各类研究课题12项。获得陕西省优秀教师称号、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延安大学学科建设突出贡献奖、优秀硕士生指导教师奖、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优秀教材二等奖等多项奖励。

image.png

闫文耀

  教授,在读博士,陕西省教学名师,西安交通大学访问学者,全国高校大数据教育联盟理事会理事,陕西省计算机教育学会理事会理事,陕西省科技特派员,长安区人大代表,现任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省级产业学院负责人。主要从事智能信息处理、数据挖掘和数据库等关键技术研究和教学工作,主持和重要参与省、市、厅局级等各类科研和教改项目30余项,发表科研论文20余篇(其中SCI/EI检索11篇),编写教材和教辅5部。

优秀教师风采(部分)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2024年招生专业介绍

image.png

  01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

  校级一流专业

  培养目标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旨在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理论素养和实际应用能力,使其成为具有良好道德文化素养、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掌握数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方法,能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熟练使用计算机进行计算和分析,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够在生产经营及管理部门、科研部门和教学部门从事实际应用、开发研究、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的具有创新精神和研究能力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image.png

  就业方向

  (1)报考基础数学、计算数学、应用数学、学科教学(数学)等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也可跨专业考取教育学、金融学和管理学等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2)在中小学、高校和研究院所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等工作。

  (3)在政府机关、工程技术、高新技术企业、金融、证券、银行、保险、经济、管理及IT行业等部门从事与数学有关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研究、软件设计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

image.png

  0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陕西省一流专业

  陕西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培养目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旨在培养掌握计算机基本理论知识,具备较好的计算机软硬件协同开发和设计的能力、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能清晰表达,在团队中发挥有效作用,能通过多种终身学习的途径更新自身知识体系的能力,能够在政府部门、教育、企事业等部门从事计算机教学、系统开发与测试维护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image.png

  就业方向

  (1)到国内外众多软件企业、国家机关以及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的信息技术部门、教育部门等单位,进行网络游戏开发、软件编程,网络的规划配置、网站的建设管理,各类软件系统的使用与维护,计算机产品的营销、技术服务、教学及行政管理等工作。

  (2)报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与信息系统、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安全等学科的硕士研究生。

image.png

  03软件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

  软件工程专业旨在培养掌握软件工程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备较好的软件开发能力和设计计算解决方案的能力、敏锐的专业探知能力,能清晰表达,在团队中发挥有效作用,能通过多种终身学习的途径更新自身知识体系的能力,了解本领域的新技术,能够在软件领域和信息化产业中完成项目研发、项目管理、系统测试、维护以及技术支持等工作,成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image.png

  就业方向

  (1)在软件工程领域从事计算机软件的研究(例如人工智能系统搭建、大数据系统搭建、算法研究)、系统设计开发和维护等工作。

  (2)在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继续深造、或在政府部门与企业从事管理工作,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5%以上。

image.png

  04物联网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

  物联网工程专业旨在培养系统掌握物联网相关的计算机、通信、传感器和射频识别等基础理论知识,具备通信系统设计能力与物联网体系建设能力,掌握物联网高级电路设计与嵌入式系统设计的技能,能够在通信架构、无线传感器网络、射频识别、移动应用、信息安全等领域,从事物联网综合设计、开发、应用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image.png

  就业方向

  (1)从事物联网的通信架构、网络协议和标准、无线传感器、信息安全等的设计、开发、管理与维护工作。

  (2)报考计算机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电子与通信工程等学科领域的硕士研究生,在高校或科研机构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

  (3)从事嵌入式系统、通讯系统、计算机应用等领域的研究、开发、生产、管理、维护和技术支持等工作。

image.png

  05人工智能专业

  培养目标

  人工智能专业旨在培养掌握数学、计算机科学基础知识,系统掌握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基本方法和平台,能够在智慧工业领域从事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系统研发与集成、运营与维护等相关工作,赋能地方经济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image.png

  就业方向

  (1)能够在智慧工业领域从事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系统研发、集成、运营与维护等相关工作,岗位包括智能软件开发工程师、AI应用开发工程师、信息系统开发工程师、无人系统(无人车、机器人等)研发工程师、以及与人工智能相关的售前咨询和技术支持等工作。

  (2)能够在科大讯飞、腾讯、阿里巴巴等人工智能知名企业从事算法研究、技术研发、产品管理和市场推广等工作。

  (3)可继续深造,考取人工智能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提高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为进入更高层次的研究岗位或教育领域打下坚实的基础。

  (4)可考取公务员、事业单位和军队文职干部,利用专业知识为社会提供服务。

image.png

  06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旨在培养掌握电子系统、信号处理、信号传输等方面的基本分析、设计、开发、测试和应用的基础理论知识,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掌握现代电子系统设计方法的技能,能够在电子信息领域从事各种电子产品和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开发、应用、维护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image.png

  就业方向

  (1)报考信号与信息处理、电路与系统、电子信息、通信与信息系统等学科的硕士研究生。

  (2)到电子类企业从事各类电子设备、产品和系统的研究设计、技术服务和应用。

  (3)到通信、邮电、能源、交通、金融、国防、广电等企事业单位从事电子设备及网络通信设备的设计、维护等工作。

image.png

  07土木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

  土木工程专业旨在培养能够应用土木工程材料和设备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生产活动和技术,获得建筑结构设计、施工技术、施工组织与管理、工程项目管理、工程造价评估、工程检测和工程质量鉴定与评价、工程监理、建筑初步设计等能力,能从事各类工程的规划、勘察、设计、施工、预算、管理及研究开发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image.png

  就业方向

  (1)在建筑施工企业、房地产开发企业、路桥施工企业等单位、工程勘察设计单位、房地产开发企业、交通或市政工程类机关职能部门,从事工程的结构设计、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工程预算编制、技术咨询、智能化施工、绿色建筑相关工作。

  (2)利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进行建筑设计和施工管理,提高工程建设的效率和质量。

  (3)在建筑、路桥监理公司、工程质量检测监督部门等单位,从事工程质量监督、安全生产监控等工作。

  (4)在政府相关部门从事行业管理、政策制定等工作。

image.png

  08工程造价专业

  培养目标

  工程造价专业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培养目标,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旨在培养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掌握工程预决算、工程招投标及项目造价管理技术,熟悉BIM技术应用软件及装配式建筑初级应用技术软件,能够从事工程造价管理、咨询、设计和投资控制等相关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image.png

  就业方向

  (1)国内外工程建设领域的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工程(造价)咨询部门、建筑施工企业(乙方)、建筑装潢装饰工程公司、工程建设监理公司、 房地产开发企业、设计院、会定与控制、投标报价决策、合同管理、工程预(结)决算、工程成本分析、工程咨询、 工程监理以及工程造价管理工作。

  (2)BIM建模设计等工程造价管理相关软件的开发应用和技术支持工作。

  (3)在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所继续深造,或在政府部门从事管理或造价相关工作。

image.png

  优秀校友(部分)

  学院培养了9400余名优秀毕业生,遍布全国,贡献于社会各领域。其中,众多校友在知名高校任教,传承教育精神,展现卓越能力。还有校友攻读国内外博士研究生,追求学术高峰。校友们在职场上同样出类拔萃,包括公务员、工程师、教师等,以实际行动服务社会。他们不仅是学院的骄傲,更是学生的榜样与动力源泉。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考研光荣榜(部分)

  学院重视学生的升学深造与职业发展,与延安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陕西理工大学、甘肃政法大学、宝鸡文理学院等多所省内外高校建立研究生优质生源基地,为学生铺设了宽广的升学道路。学院考研成绩屡创新高,录取及留学人数均位居学校前列。至今,已有372名应届毕业生成功考入国内外知名学府,包括英国南安普顿大学、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以及国内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这些成就充分彰显了学院的教学质量与学生的卓越实力,为学院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竞赛成果

  在学院组织和参加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大赛、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国际青年人工智能大赛、中国机器人大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全国高等院校斯维尔杯BIM软件建筑信息模型大赛和全国信息技术大赛等各类竞赛中屡获佳绩。各专业学子凭借出色表现,共斩获国际级、国家级和省级奖励1033项,充分展示了学院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卓越实力。

image.png

640.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产学研融合

  01现代产业学院

  人工智能助力区域产业振兴

  学院于2023年获批陕西省第二批工业互联网产业学院,是陕西独立学院中唯一一家。依托省级一流本科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人工智能专业培优,与学术界、产业界高水平团队合作。

  合作与应用场景

  (1)人工智能+矿山生产

  与西安优迈智慧矿山研究院合作,构建智慧矿山应用场景。研究方向包括智能视频识别技术、矿山智能送风、矿山领域机器人。《矿山井下电机车装运卸全流程智能管控》入选工信部典型应用场景名单。

image.png

  (2)脑机接口与智慧医疗

  与西安理工大学共建联合研究中心,开展科学研究及产学研合作。计划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推动脑机接口技术发展。

image.png

  (3)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

  与航天云网公司合作,建设工业互联网教学科研产线。致力于做强计算机学科集群,做实智能制造交叉融合学科。目前工业互联网教学科研产线一期建设中,二期调研展开。

image.png

  (4)工业大模型研发

  与西安理工大学合作,构建大模型中心。聚焦通用工业大模型、行业大模型、场景大模型等形态,推动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

image.png

  (5)超算中心建设

  聚焦超算关键技术与创新应用,如并行计算、算网融合、数据安全。依托西北工业大学团队,在人工智能、数据计算、数字孪生等领域重点攻关。打造区域领先的超级计算技术研究高地和智能科技企业培育基地。

image.png

  02校企合作

  为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积极与多家业内知名企业及机构深化合作。通过创新“校企合作”和“联合培养”模式,学院与大连东软集团成功打造了“卓越工程师班”联合培养机制,并与陕西建工第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西安谦牧建筑景观设计有限公司、西安世园园林有限公司等签订了校企联合培养框架协议。这些合作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机会和广阔的就业平台,同时也为学院的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策略注入了新的活力,有效推动了学院与社会的深度融合与发展。

image.png

image.png

  院长寄语

  亲爱的考生朋友们:

  欢迎你们加入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学院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理工科人才为使命,竞赛成绩斐然,并与国内外高校紧密合作,为你们搭建学习和研究的桥梁。在这里,你们将掌握数据分析、编程和软件工程等技能,参与实践项目,与业界专家交流。我们教师团队将提供全方位的指导与支持,助力你们在数学、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电子信息等领域取得卓越成就。选择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是你们迈向美好未来的重要一步。期待你们的加入,共创辉煌未来!

  祝愿你们的大学生活充实而精彩,梦想成真!

评论
打开华商头条,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