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安永兴坊——陕西非遗文化特色街区,今年69岁的杨启民(右二)和“华阴市卫峪老腔艺术团”的其他老艺人表演国家级非遗华阴老腔《关中古歌》。新华网 杨喜龙 摄
荡气回肠的华阴老腔、高亢激越的秦腔、“双手对舞百万兵”华县皮影戏、内藏机关的合阳木偶戏、声调婉转动听的眉户、风趣幽默的陕西快板……龙年春节将至,在西安永兴坊——陕西非遗文化特色街区,一项项非遗表演,为市民游客献上充满年俗年味的非遗盛宴。
“华阴市卫峪老腔艺术团”共有28位表演老艺人,平均年龄在65以上。从2020年开始,杨启民和其他5位艺人每天在永兴坊表演国家级非遗华阴老腔11场。
“给游客表演华阴老腔,就是希望传承这个宝贵的艺术。”杨启民说。
王春桃是国家级非遗陕西合阳提线木偶戏非遗传承人。2019年,王春桃退休后来到永兴坊,每天为游客表演8场合阳提线木偶戏。
“在永兴坊表演,不仅可以给外地游客们宣传合阳提线木偶戏,对个人也是收获。”王春桃说。
2011年,作为西安市碑林区皮影雕刻传承人的梁庭僡,开始做“戏曲非遗研学”,将秦腔、木偶戏、皮影戏、老腔等非遗表演元素分解,开发了近20种非遗课程。
“她想让更多的孩子们了解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博大精深。”梁庭僡说。
国家级非遗陕西快板是陕西关中曲艺的代表,同时也是作为陕西关中地区唯一一个以“说”进行表演的曲艺。2023年7月26日,已经有14年陕派相声表演经历的张浩哲,在永兴坊松声瓦舍,开始将陕派相声带给游客。
“1957年,西安曲艺团整理了84种地方曲艺。而如今,地方曲艺式微。松声瓦舍的表演便是为了恢复84种曲艺。”张浩哲说,“在永兴坊表演不仅可以与成年游客接触,还可以让更多孩子们尽早了解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杨喜龙 李景薇)
在西安永兴坊——陕西非遗文化特色街区,今年57岁的秦腔演员郑芳丽为游客表演国家级非遗秦腔《昭君出塞》。新华网 杨喜龙 摄
在西安永兴坊——陕西非遗文化特色街区,今年58岁的老艺人郝学仁,为来西安的外地小朋友们表演华阴皮影戏《三英战吕布》。新华网 杨喜龙 摄
在西安永兴坊——陕西非遗文化特色街区,今年56岁的王春桃,为小朋友们表演国家级非遗合阳提线木偶戏《卖杂货》。 新华网 杨喜龙 摄
在西安永兴坊——陕西非遗文化特色街区,今年52岁的秦腔演员王波,为游客表演国家级非遗陕西地方曲艺“眉户”经典片段《张连卖布》。新华网 杨喜龙 摄
在西安永兴坊——陕西非遗文化特色街区非遗博物馆里,今年55岁的梁庭僡,拿着一个手工雕刻的龙的皮影作品,为来体验“戏曲非遗研学”的外地小朋友们讲述皮影的制作工艺。新华网 杨喜龙 摄
在西安永兴坊——陕西非遗文化特色街区,今年30岁的陕派相声演员张浩哲,给游客们表演国家级非遗陕西快板。新华网 杨喜龙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