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头条|步伐·一直在路上 新春走基层|快递“小哥”高建民:希望收件人第一时间拿到快递打开它,像打开惊喜一样
步伐·一直在路上 新春走基层|快递“小哥”高建民:希望收件人第一时间拿到快递打开它,像打开惊喜一样
华商报

他说:“工作是有点累,但总归是有回报的。”

从帮忙卸货到完成分拣、派送   他的工作有时效性要求

1月24日上午11时40分,在西安市雁翔路上一家顺丰速运营业点,39岁的快递“小哥”高建民正在给客户邮寄的的整箱酒水打包,这是他刚从负责的区域收回来的,因为是酒水,属于易碎品,打包时得尤为注意。

10分钟后,一辆厢式货车向营业网点行驶过来,高建民赶紧停下手里的活,去帮忙卸货。

货车厢门一解封,能看见里面有5个笼车,这是这个网点当天的第二趟到件班次,根据时效性的要求,需要在半小时内完成解封、出仓、交接等一系列的卸车分拣程序。

每个笼车里有三个区域的货,只看区域的代码,就可以把自己区域的货归拢起来。高建民对这些已经很熟悉了,不需要再絮叨,他和同事们就把笼车从中转车辆上搬下,然后推进网点,开始分拣。

快递出舱后,电脑系统上就会显示某个区域有多少货。高建民根据快递上的代码把自己的货挑出来后,用巴枪扫描条码,和电脑上显示的数字核对一下,确认无误后,出仓、交接工作就算完毕了,然后装车进行派送。

依然是时效性的要求。11时50分到的车,12时30分之前必须交接完毕。

雁翔路上的这个网点,一天有四个班次的中转车辆到货,也就是进港,分别是上午7时30分、上午11时30分左右、下午3时30分和5时30分。每一次到货都要经历相同的程序。

对应的,每天也有四趟货从这个站点发出,也就是出港,分别是上午11时45分、下午3时30分、晚上7时40分和晚上8时40分。

中午的这一趟,高建民有20件货,大小不一,这比早上到的货少一些。12时35分,喝了几口水后,他骑上三轮车,开始派送。而午饭是他在11时左右抽空吃过了。

负责辖区是一栋写字楼  每趟派送和收件会在两小时内完成

派送也是有时效的。这一趟货,要在两小时之内派送完成。

高建民负责辖区一写字楼群某座的派送。12时45分,他驾驶三轮车楼下,看见一楼保安了,他们会互相打招呼,都是熟人了,又问了一句,“你吃了吗?吃的啥饭?”

在楼下,高建民会把这一趟派送的快递熟悉一下,分别在几层。20个快递,分布在11个不同的楼层,最高是33层的,是个大箱子。一次拿不完,就要分好几次。他就先给高区的送,也就是20层以上。他先上到33层去,然后依次往下送。

此刻是中午饭点,在等电梯的时候,七八个人也一同进到电梯厅。电梯到达一楼,虽然他先到的,但他笑了笑,招呼其他人先进去,“你们早点回办公室,还能休息一下,我不急这一会儿。”

等了几分钟,电梯人少了,他才抱着快递进去。期间,他接了两个电话,都是客户让取件的,“您好,稍等一下,我很快就去取件,请您准备好身份证等有效证件。”电话里,他礼貌地提醒对方,他使用的是顺丰要求的标准用语。

20件货,他跑上跑下1个多小时才送完。

派送完货物,他便开始了收件工作,这栋楼的所有收件都由他负责。他再次上楼,把一件件货拿到手,经历了验视、扫描、身份验证等程序后,再把货物拿下楼。接下来的时间,他就在楼下,把这些即将发出去的货物进行打包、装箱。

下班回家陪家人吃饭  “是有点累,但总归是有回报的”

这一趟,高建民不用把收到的货送回网点,而是由最近的同事帮忙捎回去,然后再把第三趟需要他投递的快递带来。期间,他继续在楼宇里穿梭奔波收货。

下午4时左右,第三趟货由同事捎来了,高建民再次清点后进行派送。这个程序会持续到晚6时许。这时他又把同事收到的货捎回网点,再把同事要投递的货捎来。

这样分工协作下来,都能确保进港的货都能及时送出去,收到的货也能第一时间发出去,快递小哥之间的情感链接都能有效的体现出来。  

晚上8时30分,完成一天忙碌的工作后,高建民骑上电动车回家。他在太乙路附近租的房子,住了好几年了。在那里,有老父亲,有老婆,还有两个上小学的孩子在等着他吃饭。

马上就春节了,这个假期,老家是宝鸡的高建民说他会坚守在岗位上,让其他家在远处的同事们先休息。

累不累呢?问到这个问题,高建民想了想才说,“说真的,我们这个工作很不错,收入和付出成正比,公司的各种福利都有,同事之间相处的也好。是有点累,但总归是有回报的。作为快递员,我们总是希望,收件人能第一时间拿到快递并打开它,就像打开惊喜一样。”

华商报记者 卿荣波/文 邓小卫/图

评论
打开华商头条,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