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头条|“生鲜灯”禁用进入倒计时 走访西安多家店“生鲜灯”仍在用
“生鲜灯”禁用进入倒计时 走访西安多家店“生鲜灯”仍在用
华商报

  为何摊位上看着颜色亮丽的蔬菜、让人食欲大增的肉食,买回家后却“变了样”,甚至大有一副关了滤镜后的模样?导致这一结果的就是摊位上的一盏盏“生鲜灯”。在这种灯光的照射下,肉类、蔬菜等生鲜食品都会显得格外新鲜。

  今年6月30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修订发布《食用农产品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明确禁止销售生鲜食用农产品时使用生鲜灯误导消费者。新规将从12月1日起正式施行,生鲜灯也正式进入“关灯”倒计时。那么在西安各大市场内“熄灯”情况如何?华商报记者近日进行了调查。

  12月1日起

  食物即将回归“本色”

  所谓“生鲜灯”,是指悬挂在肉类、果蔬等档口上方的特殊光源的照明灯。这种灯具针对农产品本身颜色,在光源的显色指数和色温等方面进行了“量身定制”,可以让肉类、蔬菜和水果看上去色泽明亮、新鲜度高。

  “明明在市场上购买的时候看着色泽鲜艳,回到家却是另外一种颜色。”经常买菜的市民或许会注意到,自己购买的农产品在市场内还新鲜诱人,拿回家后简直就是“卖家秀”和“买家秀”的区别。其原因就是商家悬挂了特殊光源的照明灯,在这类生鲜灯照射下的肉、海鲜、蔬果等生鲜食品显得格外新鲜红润,一旦回到自然光或接近自然光的灯具下,不新鲜的生鲜食品立即就“现回原形”。

  这种在农贸市场等经营场所流行了数十年的灯具将大规模淡出人们的视线。市场监管总局公布的《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将于12月1日起施行,其中第七条明确规定:销售生鲜食用农产品,不得使用对食用农产品的真实色泽等感官性状造成明显改变的照明等设施误导消费者对商品的感官认知。

  禁用生鲜灯,可以有效整治“滤镜营销”乱象,促使商家诚信经营、以品质取胜。同时,禁用生鲜灯也可以进一步规范农产品市场销售行为,营造透明可信、质价相符的市场秩序。

  生鲜灯禁令发布之后,不少消费者表示,虽然肉类和蔬果看上去没有以前那么鲜亮了,但可以看得更清楚、买得更放心。

  给肉类“美颜”鸡蛋“提色”

  已经成为一种固化的装饰思路

  11月28日上午,记者走访了位于西安曲江新区和碑林区的几家农贸市场及商超,发现无论是社区超市,还是普通农贸市场,给肉类打光“美颜”、鸡蛋打光“提色”的现象仍然存在。

  记者在位于曲江余王碥小区内的一家肉食贩卖店内看到,无论是店内的展示柜还是肉食储存柜依旧使用的是“美颜灯”。其灯罩呈红色,内含红色和白色光源,在此光线的照耀下,猪肉的白肉就可呈现深红色,且颜色鲜艳、富有光泽。该店店主表示,他并不清楚禁用生鲜灯的新政即将实施,这类灯目前大部分店应该都还在使用,“肉肯定是新鲜的,只不过这个灯照起来更好看。”

  随后,记者来到小区附近一家路边的综合超市,该店内的肉铺经营区域也存在使用这类灯光的情况。肉铺王师傅对记者表示,安装这类灯光的初心并不是想要欺骗消费者、达到以次充好的目的,“卖肉的铺子哪个不用这样红色的灯?这已经成为一种固化的装饰思路了,只不过是让店铺整体的氛围更好而已。”

  记者在位于碑林区的一家综合商业体内走访发现,尽管大多数商户的灯光已经全部是白色,但还是有少数店内存在使用红色灯光辅助打光的情况。“我卖肉已经很多年了,回头客都很愿意买我家的肉。”一家肉铺的孙店长告诉记者,消费者更加看重肉的品质,换不换灯并没有很大影响。

  “我买肉以来发现店铺一直都是这种红色的光。新规推行之后全部换成白色的灯光,有利于我们消费者更加放心选购。”正在一旁选购排骨的市民孙先生表示,禁用生鲜灯以后,不管是买肉、蔬菜还是水果,还原了食物本身的颜色,挑选更放心。

  淘宝商家称其“合规款生鲜灯”

  照在鲜肉上效果更好

  在记者走访的过程中,仍有不少店主对换灯的标准产生疑惑。其中主要包含哪一款才是符合新规标准的灯?只能是白色光的白炽灯吗?除了蔬菜、肉食铺外,更换灯光的店铺是否还包含水果店、熟食店?直播带货中给食物开滤镜,是否也在这次新规的监管之列呢?

  记者打开淘宝搜索“新国标白炽灯”字样发现,目前已经有不少商家打着“专业提鲜”“符合市场监管新规”的字样吸引用户购买,价格从30元至94.8元。其中有店面显示,价格为35.8元的已售卖数量3000+,58.8元的已售卖数量5000+,74.8元的灯在西安市已经售卖数量2万+。记者给其中一家客服留言询问是否可以符合检测标准,客户回复:“我们家灯光在白色中会带一点紫色,照在鲜肉上反而比过去的‘浓妆艳抹’效果更好,并且保证一定会符合检测标准。”

  虽然客服表示自己有实质性检测数据证明“合规款生鲜灯”可以安全过关,但也有业内人士指出,所谓的“符合检测标准”并不是符合新规对使用生鲜灯的要求,而是符合灯具本身的产品质量标准。这些所谓的“新国标生鲜灯”中的“新国标”其实并不存在。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当前正值“生鲜灯”禁令倒计时之际,需要监管部门加大宣传和引导的力度。在具体执行层面也要明确一些细节,比如对色泽感官造成明显改变的标准如何判定、对生鲜灯类别如何界定等,以确保新规能够令行禁止。

  朱丹蓬表示,市场监管总局针对生鲜灯发布的新规,重点在于确保去除食品安全中的隐患。因此,商家要从理念上、从深层次认识到,禁用生鲜灯绝不是目的,也不是终点。

  消费者在发现类似问题时也应有一些“较真”的精神,可通过拨打12315、12345等渠道进行投诉举报。“舌尖上的安全”需要各方协力、常抓不懈,才能守护得住。 华商报记者 申伊禾 文/图


评论
打开华商头条,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