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头条|陕西将文保技术力量“打包” 服务地县基层文博单位
陕西将文保技术力量“打包” 服务地县基层文博单位
华商报

  陕西是文物大省,除了条件相对较好的省级、市级博物馆,数量众多的地县博物馆文物保存状况如何?这是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近年来重点关注的问题。近日华商报记者在该院了解到,服务地县博物馆藏品保护利用工作,陕西近年来一直在行动。

  对省内187家基层文物收藏单位库房进行系统调查

  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副院长韩建武介绍,预防性保护是提升文物保护利用水平的重要基础手段,国家文物局发文要求各级文物行政部门和文物收藏单位高度重视。

  陕西省文物收藏单位80%都是各地县基层单位,如何进一步提升预防性保护的技术水平、提高文物保护效率,是亟须解决的现实问题。在省文物局统筹安排部署下,省文保院进行了探索实践,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比如,省文保院对省内187家基层文物收藏单位的库房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文物预防性保护设施、专业技术人员、文物环境检测、相关管理制度等方面。调研的单位中,西安市17家,宝鸡市26家,咸阳市44家,铜川市8家,渭南市20家,延安市4家,榆林市21家,汉中市22家,安康市14家,商洛市10家,杨凌区1家。

  调研发现,个别基层县级博物馆的藏品保存基础条件、保管技术手段、从业人员的数量和专业背景等存在一些问题。为助力解决这些问题,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将院内文物鉴定、预防性保护、文物修复这三方面技术力量“打包”下基层,为地县博物馆提供全链条服务。如今已实行了好几年,效果非常好。

  鉴定、保护、修复联合服务基层,看到问题都会指出来

  该院到基层博物馆提供文物鉴定和预防性保护的相关工作人员也向记者介绍了情况。

微信图片_20231124183701.jpg

△在基层博物馆做馆藏文物鉴定

  该院鉴定研究部主任权敏介绍,对文物保护来说,文物鉴定是第一步,只有做完鉴定之后,后续的保护、利用工作才能开展。

  鉴定内容主要包括真伪、时代、名称、质地、级别等信息。在鉴定的同时,也会对文物的保存现状、完残程度进行记录。在这个过程中,对博物馆藏品的情况也就逐渐理清了。对于文物是否需要抢救性修复,保管存在什么问题,应如何改进等,他们也都会提供建议。

  “这几年我们联合行动,每到一家博物馆,对于哪里存在问题,哪些文物需要抢救性保护修复,那些需要采取预防性保护措施,都会给他们说到。”

  定期举办各类业务专业培训班,在全省建多个工作站

  针对基层博物馆存在的问题,该院预防性保护中心主任石美荣介绍,为了更好地服务基层博物馆,他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微信图片_20231124184707.jpg

△对基层博物馆业务人员进行钱币类文物鉴定培训

  每年定期举办各类业务专业培训班。今年文物鉴定培训班刚办完,院里又开设了预防性保护培训班。同时,文保院还赴各地市开展现场业务培训。

  根据各地具体情况,在陕南、陕北、关中建立了多个文物保护工作站,下一步将以区域工作站的形式辐射到全省各基层文博单位,以助力各地县博物馆逐步开展文物保护工作。

  主导搭建了“陕西文化遗产资源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并试运行,上传了文保院开展各类培训班的资料,为全省基层博物馆提供远程、零跑动的相互交流与学习平台。

  华商报记者 马虎振(基层工作照片由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提供)


评论
打开华商头条,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