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头条|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内野生动物种群增长 人兽相遇风险随之上升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内野生动物种群增长 人兽相遇风险随之上升
澎湃新闻

11月21日,世界自然基金会(瑞士)北京代表处和黑龙江省林业和草原局联合主办了减少人兽冲突技术方法研讨会,并在会议上提出了人兽冲突管理建议和构建“人与野生动物冲突管理工作网络(草拟)”的倡议。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管理局副局长关昀在会上介绍说,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内,东北虎、豹和其猎物种群数量日益增长,人与野生动物相遇的风险也随之上升。

为妥善应对日益严峻的人虎冲突防控形势,虎豹局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综合运用人防、物防、技防手段,缓解人与野生动物冲突。强化防控意识,与地方政府召开联席会议,制定中远期防控计划;建立入山登记制度,禁止无关人员入山;强化预警监测,及时共享的预警信息;开展防范设施建设试点,编制预警防护体系建设总体方案;完善补偿机制,全额保障野生动物损害补偿资金;广泛开展合作,积极探索关键领域的技术突破,降低人虎冲突风险。

人兽冲突(Human Wildlife Conflicts) 是指发生在人和野生动物之间,对双方都造成消极的影响,如恐惧、受伤、死亡和财产或生计损失的事件。

会议提出关于构建“人与野生动物冲突管理工作网络(拟)”的建议,能够将国内国际的成功经验和技术方法分享总结并推广,有利于帮助保护地更好地应对人兽冲突问题和提升保护工作成效。该网络将为政府、科研团队、机构和公众提供良好沟通平台,充分发挥各方作用,提高各方参与积极性,激发创新技术,并将协调各成员单位共同寻求缓解和管理人兽冲突的方式方法。

WWF北京代表处副总干事周非说:“去年12月,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通过了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首次明确包括了人兽冲突这一议题。这为我们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其中的目标四:‘保采取紧急管理措施,停止对已知濒临威胁物种的人为灭绝,有效管理人兽互动,以减少人兽冲突,实现共存’,这为我们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周非说,各国政府、机构和组织都在积极采取行动,正在不断探索人兽冲突管理策略,来减少人兽冲突负面影响、促进从冲突转向共存。虽然完全根除人兽冲突是不可能的,但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少部分的投入,实现人与野生动物共存,将会对生物多样性、当地的社区、社会、经济带来更大利益和发展,并实现人与野生动物共存的可持续发展。

黑龙江省林业和草原局二级巡视员牟景君指出:“人和野生动物冲突是我国野生动物保护事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必然问题。该问题的产生与日益加剧,成为了现阶段我国生物多样性维护与农业农村发展的主要矛盾之一。人兽冲突防范,既是技术课题,又是行业难题,同时也是社会问题和改革命题,需要全社会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共同寻求解决之道。”

评论
打开华商头条,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