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头条|二十大时光|宝鸡市凤县桑园村果农崔波:靠种植苹果脱贫致富 比外出打工挣得多
二十大时光|宝鸡市凤县桑园村果农崔波:靠种植苹果脱贫致富 比外出打工挣得多
华商报

  “今年苹果能收3万多斤,除去投入,能有五六万收入,日子越来越好了!”宝鸡市凤县凤州镇桑园村果农崔波止不住内心的喜悦,向记者说起自己种植苹果致富的事儿。

  2013年,崔波因为缺技术缺劳力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2015年父亲生重病,同年他自己结婚,两件事加在一起外债就欠了五六万。“那几年日子挺苦的,孩子也小,家里的开销就靠我外出打工,离家远不说,挣的钱也不够用。”

  为了帮助崔波重拾信心,村党支部、驻村干部找他谈心,制定帮扶政策。随后的日子,崔波积极到镇上学习苹果种植技术,并开始自己摸索。现在他的苹果园面积达6亩,每年有五六万收入,加上农闲时候打一些零工,现在不仅还清了外债,还购置了价值十余万元的小轿车。

  “像崔波这样靠种植苹果致富的仅仅是一个缩影,凤州镇还有很多。”凤州镇乡村振兴办主任张睿健说,依托高海拔、低纬度、强日照的优势,凤州苹果含糖量高、口感好、果形饱满、耐运输,也让苹果种植成为凤州特色优势产业。近年来,凤州镇通过改良品种、技术培训、加强管护、联系客商等方式,不断推动苹果产业向现代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金融+农户”模式,通过“政府号召、企业带动、金融支持、群众参与和社会帮销”等方式,带动脱贫群众实现增收致富。

  目前,全镇苹果种植面积稳定在12980余亩,挂果面积11000余亩,年产量52800吨,总产值1.58亿元,逐步形成杨家山、北山、苍坪和南山湾为中心的优质苹果产业带,进一步提升脱贫产业质量效益,2022年脱贫群众人均纯收入14943元,同比增长17.57%,实现了生态美与百姓富的有机统一。 华商报记者 李琳


相关新闻
华商生活
朵朵银耳出深山
评论
打开华商头条,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