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头条|【中国这十年】中国最大国家公园“炼成记”:“天字号”工程保护“中华水塔”
【中国这十年】中国最大国家公园“炼成记”:“天字号”工程保护“中华水塔”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西宁2月25日电 题:中国最大国家公园“炼成记”:“天字号”工程保护“中华水塔”

中新社记者 张添福

三江源地处世界“第三极”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712米,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华水塔”。

       

资料图:随着生态保护力度加强,当地生态管护员不断拍摄到大量野生动物照片。图为一群野生动物。曲麻莱管理处 供图

但20世纪末,随着全球气候变化、超载放牧等多重因素,草场干枯、土地荒漠、河流断流,被誉为“地球上最强悍生命力的耀眼舞台”的三江源,黯然失色。

康巴汉子尕塔所在的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长江、黄河源头的多条河流发源或流经此间。

“在地球上这么偏远的地方,牧民们的生态保护意识一点也不比城市居民差,我开始跟牧民学习。”2010年,尕塔在曲麻莱县的乡镇任职,“牧民们对神山、圣水的保护,源自对神山、圣水的尊崇,这是一种原始的生态文化。”

“但牧民们原有的保护方式、方法,已跟不上时代。而且,生态保护也不能仅靠牧民自身。”尕塔说,“生态保护贵在理念,理念不到位,行动就不到位。”

2015年12月,中国官方审议通过《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三江源成为中国第一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作为“天字号”工程,青海省担起为中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制度创新积累可复制可推广经验的担子。

“国家公园”的概念是个舶来品,彼时,中国没有国家公园范例。永续全球环境研究所专家彭奎表示,“国家公园的首要目标是要建成统一规范高效的中国特色国家公园体制。”

彼时的中国,一块自然保护地,林业、环保、水利、农牧等部门职能交叉、权责不清,堪称“九龙治水”。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负责人表示,该国家公园依托原三江源、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整合试点区内6类15个保护地及相应管理机构,建立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下设3个园区管委会。同时,整合林业等部门职责,在管委会下设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管理局,全面实现集中统一高效的保护管理。

“建设国家公园,不是单纯建基础设施。”如今,作为三江源国家公园长江源园区曲麻莱管理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管理局局长,尕塔跟园区的生态管护员,组成人数不等、专业不一的藏羚羊护航队、雪豹监测队、大自然摄影队、帐篷美术队,开展巡山、监测、推广。

“建设国家公园后,牧民监测手段更先进、参与积极性更高。”在尕塔看来,白色垃圾污染曾是国家公园的一大危害,“现在,捡垃圾的越来越多,吃喝垃圾食品的人越来越少。”

“山干净、水干净、草场也干净,如今,天上飞的、地上走的、水里游的,和谐相处,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尕塔说,曾经野生动物怕人,如今,棕熊经常跑到牧民家里。

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局长王湘国24日表示,2021年是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圆满完成、正式设园之年。“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作为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赋予了国家公园这项工作重大的政治意义和历史意义。第一批国家公园建设任重道远,我们一定要立足“中华水塔”保护,将各项工作充分融入国家公园正式设园后的体制建设总目标中。

据悉,正式设立的三江源国家公园区划总面积19.07万平方公里,成为中国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国家公园。

“放眼全球,生态保护面临巨大挑战。中国正在建设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其中,国家公园只是这个体系的一部分。未来,要让国家公园来领头,各类自然保护地跟着国家公园来改变,包括建立统一规范高效的管理体制、创新自然保护地建设发展机制等。”彭奎说。(完)

评论
打开华商头条,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