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头条|慢工细活!西安秦腔帽盔传承人和他的作品…
慢工细活!西安秦腔帽盔传承人和他的作品…
华商论坛·全民乱拍
文章来源于作者:碎米

在闹市里一条逼窄破旧的小巷里,打问一个做秦腔帽盔的手艺人还是很容易的。“你说的是戏帽啊,在这儿三十多年了,他家老爷子原来也做这个,我们都叫他戏帽”。哈哈,外界大名鼎鼎的“关中帽子韩”在邻里之间也被叫得如此亲切通俗。韩小利,西安市级非遗传承人,1963年生人。其父在解放前就在城隍庙内开店做秦腔帽盔,解放后公私合营时他被选举为戏装社第一任厂长,1962年下放回家。1979年恢复了秦腔演出,他父亲就带着他又开始做起了秦腔帽盔。

进了韩小利的工作室,室内杂乱不堪,灯光昏暗,韩老师笑着解释到:做这种手艺整齐不了,是匠不发嘛。韩老师很随和,随之为我们介绍了帽盔的相关知识。

手工制作秦腔帽盔主要有十大工艺,一百多道工序,韩老师说自己儿子不愿意学这个就是因为这活太“木乱”。这十道工艺是:雕版、加纱、烫壳、弹丝、绷纱、淋粉、贴金、剪翠、组装等,其中剪翠可以说是秦腔帽盔制作工艺中最为讲究之处,在过去一定要在翠鸟的后颈上挑出最漂亮的羽毛来,不过现在随着动物保护仪式的增强,羽毛被绸缎来代替,这也就更加能考验出手艺人的功底了。韩老师自信地说:全国做戏帽手艺能超过我的绝对没有几个。我虽然对戏帽是个外行,但我认真地观察过京剧的戏帽,韩老师戏帽的饰件比例、色彩搭配,无论从整体还是细节上,我觉得比京剧的更加赏心悦目。

说起了市场行情,韩老师说,最近这两年剧团数量出现了断崖式下跌,前景不敢想,就目前来说,养家糊口还是可以的。

在普通陕西人眼里,秦腔都是老人们看的东西,我小时候这么认为,现在还是这么认为,为什么老人们喜欢?现在的老人还不是原来的年轻人吗?也许老了,我们的心才会真正地安静下来,才会去细细地品味这些东西,就跟这手艺一样,慢工出细活,毕竟我们活得太毛糙太忙碌了。

相关新闻
华商网
“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共享稿库”正式启动
华商网
易俗社文化街区:有腔有调 让戏曲文化绽放时代魅力
陕西日报
惊艳亮相进博会!非遗传承人巧手雕刻古观音禅寺银杏叶
评论
打开华商头条,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