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头条|名师点评 手把手教你写2022年全国高考乙卷作文
名师点评 手把手教你写2022年全国高考乙卷作文
华商报

  7日,华商报记者邀请西安市语文名师点评“2022年全国乙卷(即陕西高考)作文”,看看他们如何审题与立意,构思与布局。

  陕西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陕西省首批教学名师,西安交大附中王吾堂:从自身14年耳闻目睹、所思所感切入 可“以小见大”

  王吾堂老师认为,2022年全国乙卷、陕西高考作文命题紧扣时代热点,是“情景化融我式任务驱动型”作文命题。

  王吾堂认为,命题材料围绕北京,这一目前世界唯一的“双奥”之城设计试题,考生不仅要关注材料本身所体现的2008到2022年14年间中国体育的发展,更要关注和思考到支撑体育发展的群众体育的基础、科技发展的基础和交通硬件建设的发展,而这一切日新月异的发展归根结底取决于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经济的发展更离不开全体中国人的团结奋斗,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等。

  王吾堂看来,2022年的高考作文命题是“大题”,考生只有“大题小作”才能实现“以小见大”的写作效果。

  “因命题是融我式任务驱动式命题,考生写作时一定要结合自身14年的耳闻、目睹、所思、所感和所悟,用自身经历的鲜活事例去表现和体现自我视角下具有亲身体验的社会大发展和国家大进步。比如,大到群众体育、科技、交通的发展,小到社区、家庭的发展,都是不错的切入点。”王吾堂说,“但命题还要求‘未来前行,你将融入民族复兴的澎湃春潮。卓越永无止境,跨越永不停歇’,因此考生需在文章中点明自身在未来发展中的定位,比如结合自我成长表达自己为国家发展做贡献的决心,如何做出贡献思路等。”

  此外,王吾堂认为,因不限文体上述内容和思考也完全可以写成议论文,用事例、数据去论证为什么14年间中国发生了跨越式发展。“深思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深层或主要原因,有几个原因,就有几个理论的角度或论点。比如,考生可从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文化优势诠释中国‘跨越式发展’的根本原因和根本动力。文化是最高层次的幸福,中华优秀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尤其是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建设文化,不仅保障了过去‘跨越发展’的正确导航,也明确了未来实现‘再跨越’的理论引领。考生若能从外在的辉煌剥茧抽丝,缘果索因,探究出内在的文化归因,就一定可以写出有深度的议论文。”王吾堂说。

  最后,王吾堂说,2022年的高考作文,可让不同层次、不同视野、不同见识的考生都有话说,并写出不同水准的文章。“但那些‘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做练习册’的考生面对今年这样的‘情景化融我式任务驱动型主题’作文命题,一定是不知所措,甚至是‘老虎吃天,没法下爪’;而那些平时注意关注时事,注意思考社会热点的考生,一定会写出有独到思考,有独立见解的文章,而这一命题趋向和考查趋势还将继续在今后的高考作文命题中不断体现与加强。”

  陕西省学科带头人,西安市卓越型教师,高新一中教研副主任刘海华:勾连古今,横向解读,两套全国卷作文的命意都在引导青年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在时代舞台上完成青春的绽放,家国使命的承担

  殷殷期许 亭亭乔木

  刘海华认为,全国甲、乙卷两道作文题,甚至可以说两套语文试卷,都镌刻着明确的“青年主体”的烙印,彰显着立德树人的主题。作文命意引导青年考生思考大时代中的大问题,关注青年成长,引导青年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紧结合在一起。

  在时间长轴上,在小我与大我的时代的发展中思考继承发展创新的问题,最终实现个与家国时代的跨越式成长、发展。

  时代家国的殷殷期许,其实就是青年日常用心能触摸到的山河厚土上发生的一切,大到航空、科技、体育……各行各业,小到个人亲朋好友师长同窗,无不在跨越式追求跨越地拔节成长,这些皆可触摸,皆可入之,相信考生们一定能从容接招,自如作文。

  勾连古今 反常合道

  刘海华引用苏轼在《书柳子厚《渔翁》诗中所言:诗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

  “如果把2022年高考全国甲乙卷作之横向勾连,也可看出命题人在貌似‘反常’的材料中寄寓的时代之‘道’。两道作之题联古通今,一则选中国传统文化的巅峰作《红楼梦》,带我们回原乡、望历史,在深厚的文化沃土中感知时代大问题、大思考,引导考生思索继承与发展创新、创造性发展与创作转化等现实问题。一则取双奥北京最能体现中国底气、中国担当的时代功绩,是中华民族飞跃起来的一个历史视角,引导考生将个人命运与国家时代的发展联系起来,将个人的跨越式成长与时代、国家的跨越腾飞统一起来。两题连一线,勾连的就是从历史中走来,向未来奔去的宏大的时间轴,铺就的就是继承、发展、创新,人与时代跨越式成长与发展的深刻的命题。”刘海华说。

  陕西省教学能手、高级教师,曲江一中教务主任李慧:引导学生将爱国热情转化为实际行动,明确自己的青年责任担当

  李慧认为,2022年全国乙卷高考作文题目关注了两个热点,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和2022年北京冬奥会。

  “试题以表格和数据形式,围绕‘双奥之城’北京组织信息,从两次奥运比赛成绩、体育精神、科技亮点、交通支持和综合国力等5个角度展示这14年间中国的跨越式综合发展。”李老师说,“作文题目旨在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写作中如果能体现跨越不停歇的体育精神,同时又升华到‘双奥’成功举办背后是国家力量和制度优势的支撑,就已经把握题意,切中要点。”

  “今年参加高考的孩子,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正是懵懂的年纪;2022年他们亲历冬奥会,感受深刻。他们是这些年中国跨域式发展的见证人与受益人。考生如果能通过自身的感受经历切入,并能以具体事例体现出国家的进步和发展,不仅紧扣主题,还鲜活生动。”李老师说。

  同时,李老师认为,材料通过5个角度的持续比较,展现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这是将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引导学生将爱国热情转化为实际行动,让学生在国家发展中,明确自己的青年责任担当,在国家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中贡献青春、建立功勋。

  “因为作文的主旨是‘跨域再跨越’,考生可引用冬奥会上‘出圈’的青年明星谷爱凌、苏翊鸣等结合自身,明确自己在国家发展中的责任担当,以及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和青春的决心。”李老师说。

  但她同时认为,“上手容易出彩难,如果泛泛而谈,缺乏真情实感,就难以有特色和亮点。”

  陕西省教学能手,高级教师,师大附中胡春丽:审题时应化繁为简 提取核心概念 思考“卓越”和“跨越”的辩证关系

  胡春丽认为,考前有很多押题卷,“家国情怀”,“责任担当”,“文化传承”,“美育家风”,“人性与科技”,“人性与温情”都是其中的高频热词,但在第一时间看到今年全国甲卷和乙卷作文题的时候,还是觉得眼前为之一亮。

  首先试题的命制形式有新意。乙卷新在材料的呈现形式“表格+文字”,尤其是表格聚焦双奥之城北京,从“比赛成绩”“群众体育”“科技亮点”“交通支持”和“国家经济”五个角度呈现北京所取得的骄人业绩,借此展示14年间中国不断追求卓越、综合国力的跨越式发展,是中国向世界交出的一份令人惊艳的答卷。

  其次,命题贴进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保证每位考生都有话可说。两次奥运会既是世界关注的盛会,国人瞩目的焦点,也是课堂上的热点话题和生动教材,还是各类考试命题的典型素材,对教与学都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再次,立德树人的价值导向鲜明。近几年的高考作文命题,“青年与国家”始终是题中之义。命题不避时政热点,坚持选择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进步,生产生活实际紧密相关的内容,让考生具体真切地感受国家建设的伟大成就,积极引导其响应时代重大主题,热情呼吁其融入民族复兴的澎湃春潮,将自己的理想追求与国家、民族的发展融为一体,在实现国家跨越式发展的伟业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胡春丽建议考生写作时需注意以下3点:1.审题时化繁为简,不要被表格释放的丰富信息干扰,提炼出“跨越式发展”“有为青年”“国家强盛”“民族复兴”“卓越永无止境,跨越永不停歇”等关键词和关键句,再压缩提取确认写作身份是“有为青年”,明确“有为”的领域和目标是“国家强盛”“民族复兴”。要用好写作导语“结合以上材料,以‘跨越,再跨越’为主题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受与思考”,提取核心概念“跨越”,思考“卓越”和“跨越”的辩证关系即“追求卓越”和“实现跨越”的辩证关联。

  2.写作时化大为小,化抽象为具象。如何找到小切口,来形象演绎追求卓越的有为青年在实现个人跨越式发展的过程中如何助力民族复兴,或有为青年为民族复兴接续奋斗全心奉献时走向卓越实现了个人的跨越式发展。可以回到材料,在双奥代表团的运动员、参与全民健身事业或冰雪运动的群众,为双奥作出贡献的科技、交通、经济各行业的先进模范人物身上寻找写作的灵感;在此基础上联系生活实际,调动阅读积累,展开更丰富的联想,甚至可以拓展到古往今来,人类发展史上一切把个人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融为一体、追求卓越从而实现跨越式发展优秀个体。

  3.最后,特别说一下考生要在写出“真情实感”、避免空泛空洞上下功夫。要当真体现独一无二的“你的感受与思考”,要努力创设真实的情境全心投入到写作当中,而不是打着有为青年的幌子,隔着一层向青年们发出空泛的呼吁和号召。

  华商报记者 付启梦


评论
打开华商头条,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