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头条|灞桥区狄寨街道鲍旗寨村:美丽乡村绘就美好生活
灞桥区狄寨街道鲍旗寨村:美丽乡村绘就美好生活
华商网
文章来源:灞桥区

  关中塬上的伏天,骄阳炙烤大地,村庄里常常罕见一人。灞桥区狄寨街道的鲍旗寨村却是一幅车水马龙的盛况。街道两边门店内摇曳的风扇下、吹出冷气的空调旁人头攒动。80多岁的薛淑芳在家摇着蒲扇,孙儿在旁边嬉戏玩耍。傍晚儿子、儿媳、女儿、女婿的车陆续驶入村内公共停车位,相继归家。在外多年的她,直夸晚年家人团聚、子孙绕膝的幸福生活全得益于鲍旗寨村越来越好的生活环境。

  “栽好梧桐树”

  美丽乡村有了“新颜值”

  走进位于白鹿原上的鲍旗寨村,新鲜空气扑鼻而来,沁人心脾。一排排整齐的农家小院,平坦干净的乡村街道,道路两旁花圃里匠心独具的铜雕和房屋外墙的大幅水彩墙画等独特的文化景观设计都让人流连忘返。竹林密布曲径通幽的小广场,村民三五闲聊拉家常,让来到这里的人们仿佛步入了一幅世外桃源的美丽画卷。“如果不是偶然回来探望老街坊,真不敢相信原来陈旧杂乱的村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薛淑芳说。

image.png

  确实如此!曾经的鲍旗寨村道路拥挤不堪,会车困难,“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是多年来村民出行的真实写照。村民家房前屋后柴火堆积,夏天经过巷道的旱厕常常要掩鼻快走。近年来,在村党支部带领下,鲍旗寨村强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和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让这个原来不起眼的小村庄,摇身一变成为道路宽阔、环境优美、村民安居乐业的美丽乡村典范。

image.png

  尤其是去年9月以来,鲍旗寨村以建设美丽乡村为契机,持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村干部带头出钱出力、加班加点,党员干部、群众代表冲在一线,带头示范,先拆自家,宣传政策,在全村率先打造了一条可见可行的示范街,把“美丽乡村”摆在群众面前,让大家真切感受生活环境的变化,获得了村民广泛的支持和拥护。全村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时,村民不但做到“拆到自家不闹事”还争相“建到门口搭把手”。

image.png

  据村支部书记王有刚介绍,鲍旗寨村先期自筹资金300多万元,对村内基础设施进行全面升级改造:铺设污水管道6000余米,完成沥青路面铺设24000余平方米,砌筑花墙3000余米,更换修补自来水管道4000余米,新修检查井43个,新安装路灯150盏,提升墙体立面文化展示3条街道,建成5个休闲小广场、3座公厕、100多个公共停车位。村民在各自房前屋后见缝插绿,在庭前院内悉心打扮,村内“颜值”大幅度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

  “美好环境带来经济效益”

  村民家门口实现创收

  乡村变美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不少在外打工的村民也纷纷返村谋事创业,鲍旗寨村因为美好的生活环境开始产生经济效益,让群众在享受美丽乡村风光的同时,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提高了经济收入。

  王有刚告诉记者,鲍旗寨村西边有西安汽车职业大学和陕西职业技术学校两所学校,不少群众或在学校后勤务工,或在临近开设饭店、饮食摊点,收入稳定可观;村东边有一所骨科医院,不少村民围绕医院开设礼品水果门店,收入也不错;北边有白鹿仓景区,巨大的人流量带来了民宿和农家乐的兴隆;南边是村民的集体耕地,每年5月大伙忙着售卖樱桃,供不应求的樱桃也是村民收入的一大组成部分。

  加之鲍旗寨村十分便利的交通条件,不少在外务工的村民也纷纷归乡,住在自家舒服的小洋楼里,10分钟就可上三环主线。“住自家美丽庭院,工作在繁华都市”是现在不少村民的真实生活状况,薛淑芳的儿女们就是这样的工作生活模式,惬意而充实。短短一年时间,就先后有40多户村民陆续返乡,整修自家房屋,住回了儿时故园,还实现了在家门口的就业。据统计,2020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191元,较2018年增长35%。下一步,鲍旗寨村将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因地制宜逐步健全长效管护机制,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常态化、制度化。

  鲍旗寨村仅仅是灞桥区近年来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的一处微观缩影。灞桥区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导向,以村庄清洁为抓手,以“厕所革命”、“污水革命”、“垃圾革命”、村容村貌提升、“美丽庭院”创建等九大专项行动为主攻方向,重点围绕“骨”(村内道路)、“血”(农村污水)、“皮”(建筑风貌)、“肉”(景观绿化)、“魂”(文化内涵)、“气”(农村产业)6个方面,聘请专业设计团队,科学合理确定建设内容,逐步推进村庄绿化、景观节点、广场提升等,全域开展村庄风貌提升行动,初步建成美丽宜居村庄25个,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下坚实基础,灞桥区获评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先进集体。


相关新闻
财经资讯
头部猪企一季度出栏加速
华商网政在输入
高陵区庙西村红色驿站开启“党建+人居环境整治+乡风文明建设”新模式
华商报
华商记者帮|小区内菜鸟驿站扰民 灞桥区市场监管部门责令整改后将在房屋到期搬走
评论
打开华商头条,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