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头条|产业驱动富百姓
产业驱动富百姓
扶贫新闻
文章来源:商洛日报

  阳春三月气象新,丰阳大地春耕忙。

  3月8日,在山阳县延坪镇枫树村,种茶大户洪帮县和家人正在茶园里忙着松土、施肥、修剪茶树枝。茶树已吐出了嫩芽,碧绿苍翠,展现出一片勃勃生机。洪帮县是一位老党员,他当过兵,复员后担任村干部,为了帮助村民找到产业奔富路,他率先种植茶叶50多亩,严格按照国家绿色农产品标准,精细化管理茶园。在他的带领下,村上的茶园面积不断扩大,村民的腰包也鼓了起来,他的茶叶被认定为绿色产品并多次获奖,枫树村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

  近年来,山阳县农业农村局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以绿色循环发展为理念,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推动全产业链发展,念“山字经”,打“生态牌”,大力实施药菌果畜“4+X”特色产业工程,狠抓“十大脱贫产业”,大力推行“三带三创”产业扶贫和“2+X”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2.67万户9.98万人通过产业扶贫受益,2.28万户9万多人通过产业扶贫实现精准脱贫。

  产业带就业,贫困人口稳增收

  3月5日,在高坝店镇过风楼村金鸡扶贫产业园入口,来自石桥村的程小波按照规范要求,用喷水枪给进入园区的车辆进行消毒。程小波今年53岁,年轻时在矿山打工时右胳膊致残,2016年被认定为贫困户。在政府部门和包扶单位的安排下,程小波进入金鸡扶贫产业园当保安,公司管吃住,月工资2500元,就业让他有了稳定的收入,一家人很快脱贫。

  在金鸡产业园蛋鸡舍内,来自该镇鹃岭村沟口组的樊晓会正推着料车给鸡喂料。樊晓会是建档立卡贫困户,2018年被安排到园区当饲养员。“我们家原来也养过中蜂,但收效不大,一家人生活没有着落。到了产业园后,每天工作八小时,也不是很累。感谢政府引进的这个产业园,让我在家门口就能打工,既照看了老人和孩子,也有了经济来源。”樊晓会说。

  据山阳县农业农村局局长任建宏介绍,金鸡扶贫产业园是山阳县采取政府投资建设施、企业租赁搞经营、资产收益带村、带贫困户的方式,与国务院扶贫办推荐的北京德青源公司合作建成的大型资产收益扶贫项目。县政府主要负责园区水、电、路、厂房等固定设施建设,北京德青源公司租赁经营15年。项目所在地过风楼、鹃岭、石桥3个村村集体每年各分红15万元。德青源公司目前直接提供就业岗位600多个,带动全县6719户无劳动能力贫困户和238个村集体经济组织收益分红,还开发设置公益性岗位2312个。

  “金鸡扶贫产业园项目总投资5.13亿元,共建成120万只蛋鸡养殖区、150吨鸡粪翻抛车间、1万立方米沼气发电厂和5万吨有机肥厂、5.9兆瓦农光互补基地、10万吨饲料加工厂、2.3万吨蛋品深加工厂和100万套蛋托厂等项目。形成了闭环型全循环产业链。”德青源公司总经理张建峰补充说道。

  突出特色,大力发展脱贫产业

  在山阳县高坝店镇黄土凸村,回乡创业人员刘代筠多年前到福建、河南、山西等柿叶茶发源地考察学习,回乡把黄土凸村小沟的2000多亩荒山建成绿油油的柿叶茶基地。研发出的柿叶茶受到消费者青睐,成为山阳农业绿色发展的新秀,也为山阳脱贫产业做出了榜样。

  “在山坡地种茶比种粮收入高多了,靠着茶产业,我们的日子越过越有奔头了。”漫川关镇莲花池社区农民许宏军说,自己依托山阳金桥茶叶公司种植茶叶1亩多,年收入4000多元。在该公司带领下,公司周边的甘沟、莲花等5个村3000多户村民共发展茶叶2万多亩,户均增收5000多元。

  脱贫攻坚期间,山阳县农业农村局按照“部门扶持、镇办规划、村组组织、农户实施、技术干部指导”的模式,每年筹措资金统一采购茶叶种子500吨,免费分发到贫困户手中,有效激发了贫困户积极性,有力促进了产业发展。今年,全县新建茶园1.002万亩,茶园总面积达到16.91万亩,可采摘面积9.56万亩。据不完全统计,全县茶叶基地、企业及合作社通过带动发展、土地流转、吸纳就业、入股分红等方式,带动贫困户大约5000多户,户均增收1500元以上。全县累计发展中药材54.29万亩、林果133.68万亩、食用菌7000万袋、天麻2000亩、畜禽493.36万头(只)、中蜂6.48万箱、水产1250亩,建成光伏扶贫电站110处38.221兆瓦,4A级旅游景区3个、3A级旅游景区3个,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村3个,建成社区工厂、就业扶贫基地129个,镇村电商服务站133个。

  招引培建,不断壮大经营主体

  “自木耳产业园开工以来,我就在园区务工,平均月收入2000元,我们家在2019年就脱贫了。”3月8日,在位于山阳县高坝店镇的和丰阳光食用菌基地里,贫困户周希富一边干活一边说。像周希富一样,在食用菌产业园务工的贫困户占到了务工人员的89%以上。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带动群众增收,成为山阳县脱贫攻坚的一大亮点。

  山阳县把木耳产业作为打造特色现代农业增长极的重要支撑,按照强药、扩菌、稳果、优畜的思路,制定出台了《山阳县食(药)用菌产业扶持办法》,设立了1000万元产业发展基金,安排财政扶贫资金4000万元,落实黑木耳综合收益保险资金150万元。全县整合各类扶贫资金6000多万元,采取资产收益扶贫模式,由县扶贫投资公司统一建设标准化黑木耳大棚,租赁给各木耳企业经营。目前9个吊袋黑木耳基地的1500个大棚,全部由9家木耳企业租赁经营,每年可收回资产收益300万元,连同社区工厂资产收益项目,带动全县6719户特殊困难贫困户户均年分红500元,其中村集体100元,贫困户400元。目前,全县发展黑木耳3000多万袋,产值9000多万元,带动8000多户贫困户实现脱贫增收。

  县上还立足山、水、林、矿等自然生态资源,古镇、古迹、民风、民俗等人文资源,以及丰富的人力资源、良好的区位优势,积极打好政策、资源、亲情和营商环境“四张牌”,招商引进中利腾晖、德青源、和丰阳光等外地企业,扶持培育陕西诚惠、商洛优源、山阳络亿等本地公司,回乡兴建基地、拓展业务,带动贫困户发展,促进经营主体做大做强。全县扶持培育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6家,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215个、专业大户202个、家庭农场169个、职业农民1224人,累计建成现代农业园区34个(其中市级以上农业园区16个)、种植业扶贫基地292个、养殖业扶贫基地127个、林草业扶贫基地109个、农产品加工业扶贫基地51个、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扶贫基地34个、特色手工业和其他扶贫基地149个、标准化食用菌大棚1500个。

  “下一步,我们要以特色现代农业增长极为目标,围绕全县“4+X”特色产业工程和乡村振兴规划,持续推进脱贫产业发展壮大。同时,有效盘活农村闲散资源、资产,不断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促进山阳农业农村经济取得更多更好的发展。”山阳县农业农村局局长任建宏说。

相关新闻
华商论坛·全民乱拍
三原菜乡农民白萝卜丰收了
评论
打开华商头条,查看更多评论